強秦

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淹七軍(1/3)

    函穀關。

    戰雲密布。

    複興之中的新秦與天下霸主楚國,不可避免的碰撞了,這場戰事的勝負,直接左右著未來的勢力版圖。

    李原在接到陳平的急報之後,迅速的發布了緊急動員命令,除了駐守在隴西的駱甲騎兵部隊因為匈奴和大月氏戰事吃緊,無法調動外,其餘各部將領悉數征召到齊,就連邊軍也派出了小將蒙虎作為代表參加。

    議事廳。

    陳平正在介紹函穀關以東的最新動向,項莊的人馬在六月十一曰到達雒陽,會同他一同到達的,還有來自魏地、河內地等地方的各路諸侯增援部隊近一萬人。這些小諸侯的軍隊是應項羽的號令,前來運送糧秣輜重。

    天下分封之後,項羽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諸侯領袖,哪個諸侯王不聽,他就舉大軍攻伐哪個,麵對項羽強悍的個人武力和楚軍的驕人戰績,象魏豹、司馬邛等小諸侯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至於,他們的心裏在想什麽,就不得而知了。

    楚軍先頭部隊來勢洶洶。

    “項”字火紅大纛過處,一路之上,不管是哪一路人馬,見之均退避不舍,不敢懾楚軍之兵鋒,就連打得不可開交的張耳、陳餘,也各自領著軍隊固守屬地,以作觀望態度。一路順風順水的到達河南,第一次讀力領軍作戰的項莊驕狂得緊,楚騎的斥候囂張的開始在函穀關外平原一帶出現。

    “各位將校,目前我們麵臨的形勢大概如此,據最新的消息,項羽的主力部隊剛剛從彭城動身,估計到達河南一帶需要二十天時間,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陳平說罷,將眼睛從一堆竹簡、帛錦中移開,然後,向李原投來詢問的目光。

    李原一直在傾聽,在陳平敘述的過程中,他也在思謀如何應對,陳平對於情報的分析相當的清晰,這是他的擅長,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項羽是下定決心要再度伐秦了,七萬楚軍精銳,幾乎占了西楚國現在兵力的將近一半,項羽真是下了大血本了。

    “韓將軍,你怎麽看?”李原輕敲了下案幾,對著坐在下首的韓信問道。方才陳平說話的時候,韓信的眉頭一會兒舒展一會兒皺緊,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麽好點子還是又覺得計謀實施起來有難度。

    李原晉升為二十級軍爵製第十九級關內侯後,手下的將領軍爵也相應提升,除了章邯、王離本身的職位較高不動外,隨著辛勝、楊熊等老一代將領的隱退,韓信、駱甲、蔣渝、王尚分別被提拔為偏將軍。

    韓信是大將之才,做一個統領二、三千人的校尉,確實屈才了,也發揮不出他的能力,李原也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和機會。

    秦軍以戰功大小作為晉升的標準,在這一點上,李原不想打破,也不會去打破。一個製度的形成,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的,一旦打破,就被造成內部的激烈動蕩,在這方麵,胡亥、趙高就是例子,隻憑著個人喜好為所欲為,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秦人所拋棄。

    這次,韓信被提拔,主要是在剛剛結束的抗洪一役中,韓信率領的少年軍表現出色,有了足夠的功績之後,得到晉升也是理所當然。

    “李侯,楚軍雖然來勢洶洶,但也並非全無破綻,依信之見,若是時間上、戰術上能夠配合起來的話,完全可以吃掉項莊這股楚軍。”韓信出列一揖,稟報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