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一百十一章 豐收季(1/2)

    開拓疆土。

    讓蠻荒之地逐漸成為秦人定居之所。

    在二千餘年前的秦末打拚的李原,就象剛剛成立一家小公司的創始人一樣,細心的嗬護著自己小小的一番天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遷移、分化和融合,李原逐步在秦國的西陲站穩了腳跟,東麵,以歧山、陳倉一線為界,南邊則越過秦嶺,觸及到隴西郡的南部,西麵,以大河為標杆,北麵,沿長城一線與王離的邊軍接壤。

    在李原的治下,總人口約為三十萬左右,其中二十萬為新移民,十萬為原本居住在雍歧、隴西的羌人、秦人、狄人等,如果換一個窮兵黷武的統治者,按照五抽一的比例,可以組建一支六到七萬的軍隊。

    西北民風剽悍,七萬由牧民、耕農組成的軍隊在戰鬥力方麵,可以和中原一帶的十餘萬軍隊相抗衡,單單從這一層麵分析,李原如果不顧一切揮兵東向,似乎也有成功的希望,但事實上,這麽做的結果往往隻會是死路一條。

    單一的抽丁,會讓雍歧根據地失血過多,而持續的戰鬥也會加劇兵力的損耗,在麵對關東多如牛毛的大小諸侯時,李原這一支孤單的秦軍,要承負的壓力實在太多。

    兵不在多,貴在精。

    穩紮穩打。

    一步步的壯大自己,給予治下百姓新生的希望,讓一個個家庭在笑容下渡過新的一年,讓成年的男丁帶著驕傲與自豪踏上戰場,這就是李原想要的全部。

    很虛幻,又很真實。

    木匠韓四祖籍是東海郡淮陰人,不過,現在他卻毅然的加入了李原軍的行列,因為,他娶了一個關中秦人做老婆。

    韓四是帶著一份驕傲加入李原軍行列的,從大梁到雍州,盡管沒有入伍,但他卻是李原崛起的見證人。

    光棍一條的韓四,從來沒有想過,這輩子還有找到女人的一天。而他的這個願望在到了雍州之後的不久,就達成了。

    一個來自關中小城臨夏的年輕新婦成為了韓四的新娘,這婦人的男人在巨鹿一戰中失了姓命,隻留下孤兒寡母一對,婦人估計也是看上了韓四是個老實人,才始不惜以身相誘,對久無女人安慰的韓四來說,少婦的殺傷人是驚人的,也是無法抵禦的。

    新婚一個月後,韓四應募參軍了,家裏多了二張嘴,他那份有一口沒一口的木工活計也隻能丟下了,李原軍采取的是募兵製,入伍的每月軍餉正好夠韓四養活母女二個。

    在困苦之中,如韓四一樣的普通人,就這麽平凡的活著。

    從鹹陽逃出來的馮宣現在是韓四的頂頭上司,蔣渝手下的步軍都尉,比起隻懂得紙上寫寫弄弄的李政,當過秦國禁衛都尉的馮宣無疑比李政更有市場,在聽聞了馮敬等族中男女皆被項羽問斬於鹹陽西市之後,馮宣加入了李原的軍隊。

    他是馮家唯一的獨苗了。

    不管之前的恨也好,愛也好,作為秦國大將軍馮劫的子孫,他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懦夫。

    如韓四、馮宣,這樣新入伍的士卒有很多,而同樣的,經過篩選和淘汰,那些已經不適合在軍中的士兵被裁撤了下來,他們有的成為了雍歧的一名自耕農,有的則成為了協助父老、亭長管理地方的吏卒。

    在一點點的改變中,李原在雍歧大地上,畫下屬於自己的一幅畫卷,雖然它還有些幼稚,還有些粗糙,但卻生機勃勃,讓人向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