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七十六章 青年近衛軍(1/2)

    酒逢知已千杯少。

    自穿越以來,李原的心弦一直緊繃繃的,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這一回,在辛勝等父老的殷殷盼望麵前,李原終於真正放開了心胸。

    秦時的酒,不同於後世蒸發提純後的清冽白酒,而是用粟米釀造的穀物酒,從酒的顏色來看,以渾濁的居多,從後世的大類來區分,歸屬於中國黃酒類別。由於連年的戰亂,再加上粟米的產量不高,酒對於秦人來說,是相當奢侈的一種東西,隻有王侯貴族才能將它作為酒宴上招待貴客的重要食物。

    釀造法製酒對粟米的需要比後世高溫蒸餾出來的白酒要少得多,白酒製做簡直就是耗糧大戶,糧秣——,對於亂世之中的各方勢力來說是生命線,連肚子都吃不飽的曰子,又即將遭遇連番的戰事,缺少穩定根據地的李原軍糧秣供應一直處於危險的境地。李原前段曰子,倒也曾動過心思,想遣了司馬印一試白酒的製作,隻是隨後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滎陽,有昌邑、敖倉大糧倉在,李原還能夠做到從容不迫,保證軍中有糧,而隨著滎陽的失去,隻剩下三川郡西部幾座小城的李原軍軍糧危機開始顯現,此番進軍函穀關,李原也是破釜沉舟之舉。

    秦人好酒,尤其是軍中漢子更是嗜酒如命,秦軍將卒,也隻有在打仗拚命的時候,才會獲準得到酒的賞賜。

    李原的酒量,在穿越之前評定的話,白酒低度有四兩到半斤的量,黃酒以紹興加飯酒為例,可以拿下二瓶,再多的話,就要趴下了,說實話,李原這個酒量在那個全民酒精考驗的時代,算不得什麽。經常姓的被迫喝醉,李原也是常有的事。

    現在,穿越二千年前,李原的腸胃對度數不超過十五的古代黃酒,就如同喝啤酒一般的暢快,難得有父老送來足夠的美酒,王尚、曹信、白廣季、駱甲等軍中驍將,還有謀士陳平均是酒中豪徒,此時個個放開了膽子。

    “辛老將軍,你我一見如故,來,再幹一盞!”陳平已有六、七分醉意,平素足智多謀的他,在酒場上被一群軍中壯漢包圍,苦思無脫身良策,隻好躲在辛勝的邊上,試圖借機避一避風頭。

    “王兄弟,多曰不見,鹹陽城中小娘滋味如何,說來與眾兄弟聽聽!”駱甲大叫著,用力摟過剛剛從鹹陽城裏打探情報回來的王尚。

    早在由滎陽回雒陽的路上,李原就遣了跟隨他最久的王尚帶著精幹的十餘名斥候,扮作從關東一帶因戰亂而逃回的流民,一路潛回了鹹陽。王尚排行第六,鹹陽一帶人氏,他的履曆很是平凡,而王六的名字也吸引不了閻樂手底下那些耳目的注意。

    一個世代在鄭國渠邊耕種的平民,因為兵役而被遣送到關東一帶,然後,又因為軍隊的潰散而逃回,這樣的事例最近在關中屢屢上演,那些如辛勝一樣的父老麵對一個又一個好不容易回來的子弟,珍視都還不及,哪裏又會去向腐化墮落的朝廷舉報。

    鄉裏宗族——,是構成中國古代社會的最基礎單元,鄉規民約的效力一直沿續到近代才始慢慢消亡,而在秦時,王尚的宗族可以為他遮護過往的經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