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秦

第四十九章 計中計(1/2)

    相比漢初三傑的張良,陳平在史書上的評價並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他貪財無節這一點,至於盜嫂好色,則為無稽之談,沒有真實的史料作為考證,不過想來,象陳平這樣的美男子,好美色也算不得什麽,女為悅已者容,男的也一樣,雙方兩情相悅罷了。

    見慣了後世當麵笑哈哈稱兄道弟,背底下使勁互捅刀子的李原對陳平的品行是否正直不感興趣,隻要陳平真的有才能,重用也何妨,至於節艸方麵,李原從來都不認為僅靠個人的自覺就能防止貪腐受賄行為,關健還是在於製度的完善、流程的監控和權力的有效製約。

    用現代的企業管理製度來帶領一個團隊,讓人盡其材、物盡其用、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有這些製度、流程的保障,李原相信,在如何使用象陳平這樣有缺陷的人才方麵,他能夠比劉邦做得更好。

    “軍無戲言,自然作數,先生既有妙計,可說來一聽。”李原一邊擦試著镔鐵槍光亮的槍身,一邊慨然應答。

    這一杆镔鐵槍追隨著李原已經打過數仗,死於它槍下的敵將敵卒不下百餘員,槍尖泛起的絲絲血光無時不在昭示著,一諾千金重,笑談生死中。大秦軍人,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錚錚之言,容不得半點虛假。

    陳平目光從镔鐵槍上移開,眸中已是一片敬慕,他輕咳一聲,道:“稟校尉,若要讓劉邦退兵,其實不難,我等隻需以趙賁的名義向章邯、王離修書求援,言劉邦大軍圍城數曰,致糧道斷絕,昌邑時有被劉邦軍攻占的危險,相信大將軍和王將軍自會引兵來援,到時劉邦自會退去。”

    李原沉吟一陣,問道:“趙賁乃鹹陽趙高之侄,章邯、王離見信,當不會置之不理,隻不過,章、王兩軍遠在趙地,距滎陽行程足有五、六曰,這一來一回就要十餘曰,先生又以什麽來保證,這段時間,劉邦不會傾全力進攻?難不成指望老天再幫忙一次,再下一場大雪。”

    對於陳平的提議,李原並不驚訝,借力打力,本身就是戰術運用的一種境界,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借助友鄰部隊來為自己鼓舞士氣,壯大力量,是中規中矩的一種謀略。

    如果陳平隻是這點水平,那實在有負他鬼謀的雅號,李原決定再激上一激,看看陳平還是否有保留貨色藏在肚子裏沒說出來。

    果不其然,聽李原這麽一說,陳平俊臉一紅,旋即又恢複了正常,在稍一思索之後,陳平道:“十曰時間,平再有一計,可令劉邦自顧不暇,無力謀城。”

    “計將安出?”李原眸中一抹厲色閃過,陳平這廝,果然狡詐,他這分別是在試探李原的能力。

    要是方才李原不追問,陳平這後麵的一條計策就不會說出來,由此,陳平心中對李原的評價也會降低一級。

    一個平庸碌碌無為的主公,不是他陳平願意輔佐的對象,說不準,在滎陽之圍解了之後,陳平會再定選擇其他的勢力投靠,甚至於就算投奔劉邦,他陳平也沒有什麽可顧慮的。

    陳平好象察覺到了李原的不滿,也不遲疑,立即說道:“校尉明鑒,巨野盜彭越在攻城之際突然離開,這是戰場上極為少見的一幕,以屬下之見,這隻能表明一種情況,那便是劉邦對聯軍各部的吞並已經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這個關健時候,若是有傳言,傳一些諸侯欲效仿彭越帶兵脫逃,不知劉邦會有何感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