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殺

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1/2)

    段玄黃將臉轉向重霄傳來話聲的方向,盡管他無法看到重霄的樣子,但似乎這樣做顯得更自然一些,他繼續道:“你剛才提到了一塊鐫刻著‘邗溝’二字的巨大石台,旁邊還有些隻進不出的腳印,依我看,歐辰他們極有可能是誤打誤撞進入了吳國的龍脈所在。”

    歐百煉聽了之後,那張微胖而又略顯鬆弛的臉上好像顫抖了一下,即便他是鑄劍山莊的主人,在這吳越之地居住了數十個hūn秋,看盡兩國興旺盛衰,但是他也並沒有聽過任何有關吳國龍脈的事情,

    他不知道,段玄黃口中所謂的吳國龍脈究竟是吉是凶,歐辰他們一行人落入其中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段玄黃繼續下去,“早年,我在求學之際也對堪輿風水有過幾分了解,江淮一帶水網眾多紛繁複雜,平原丘陵此起披伏,這一大片地域可是地廣人稀。但是卻有一條低矮的山巒徑線從淮南一直綿延至長江一帶,而這條徑線向著南麵一直延伸便是太湖之濱的吳國都城姑蘇。這一條狹長的徑線便是所謂的‘東方蒼龍相’,姑蘇城沾滿皇氣,威嚴肅穆,便是龍頭。然而這一條蒼龍向著南方傲視,令吳國在江南一帶難逢敵手,國勢興旺,吳王夫差見越國已經難成氣候便向那高人求教如何將龍頭調轉,向著中原方向,在他的心中一直期盼著有朝一rì能夠逐鹿中原。”

    這之後的事情不必想也可以明白了,吳王夫差命人開鑿了地下長廊,沿著“東方蒼龍相”所行經的山巒丘陵一直到淮河之畔,並且鑄造自己的等身石像,惟妙惟肖,手中握著自己的佩劍,一副劍拔弩張向著北麵殺去的架勢。他乃是帝王之相,龍的化身,這一尊石像便將東方蒼龍的龍頭調轉向北,又以螺旋狀上升的石階和高峻的洞窟寓意龍騰九。

    另一方麵,夫差對周穆王一直心存敬畏,向往著有朝一rì能夠成為像他那樣掌控著一整個華夏九州的帝王。可惜的是,當他揮軍北上與諸國爭霸之時,越王卻趁機攻入姑蘇,即便夫差奪得了中原的霸主之位,吳國卻終究不能夠抵擋滅亡的命運。從某種意義上來,夫差將龍頭調轉,實現了他心中期許已久的霸業,同時也瞬間走向了衰亡。

    《易經》有雲:rì中則昃,月盈則虧,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重霄道:“若是歐少爺落入這龍脈之中,那麽這一路上都沒有看到任何駐紮的痕跡,從這一點上來看倒是得通。不過他們若是沿著這地下龍脈一路向南,應該能夠在五之內回到鑄劍山莊。”

    “但願如此。”歐百煉微微的點了點頭,又將視線向著圍欄外望去,落rì餘暉斜斜的照shè在太湖上,碧波蕩漾的水麵折shè出粼粼波光,

    在微微泛黃的幕之中,一輪殘月隱約可見,月光朦朧。

    -

    在渡過淮水的四之後。

    邗溝古道。

    這段人工開鑿的河道兩旁由巨大的石塊砌成,狹窄之處不足十丈,開闊之處足有半裏地。周圍盡是茂密的樹林和河沼,難得會經過幾個人煙稀少的村莊。

    邗溝中緩緩行駛著一隻木筏,殷此刻便坐在木筏前端,兩腳淌在水中,伴隨著木筏前進之時衝刷在雙腳上清澈的水流而歡快不已,似乎早已經忘卻了齊國正在蒙受著巨大的災難。他口中哼著曲兒,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回頭看了眼正在撐船的楊續,道:“楊大哥,還是你厲害,竟然能夠想到用那浮木橋的殘骸紮一個木筏,這可比走陸路快多了。”

    這木筏看上去形狀有些不規則,上麵一塊塊的木板邊緣都可以看到清晰的裂口,好在數量夠多。他們作別了擺渡翁之後,便用淮水畔樹叢中的藤條將這些擱淺在江岸上的木板紮起來,做成了這艘木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