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第二卷江夏 第595章 秋收時節(1/3)

    九月底,益州和荊州的秋收季節先後到來,到處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原野裏仿佛披上了一件淡黃色的秋裝,厚實的稻穗終於成熟了,原野仿佛無風的大海,沉甸甸的穀穗將稻杆壓得彎下了腰,黃色的波浪此起彼伏,到處洋溢著人們豐收的歡笑。

    秋收時節也是各地官府最忙碌的時刻,官員們都要離開官衙,前往農田和農民們一起收糧,以身作則,表示對農業的重視,替農民們解決困難,這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曹操還是劉璟,或者是江東,都是一樣的規矩。

    劉璟也在蜀郡和廣漢郡視察秋收,除了防禦的必要的軍隊外,所有的士兵都投身到火熱的秋收中,尤其今年夏益州麥歉收,所以秋收對於益州而言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在廣漢郡雒縣寬闊的官道邊停泊著十幾輛馬車,數百名士兵列隊站在官道兩旁,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田野裏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稻田裏到處是忙碌的農人,經過幾的奮戰,大半稻子都已收割,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農人的臉上。

    在緊靠路旁的一片已經收割的稻田裏,劉璟正和十幾名老農休息聊,幾名官員則緊張地站在一旁,提心吊膽地等待這場會麵的結束。

    “大家秋收完,最想做什麽?”劉璟笑著問眾人道。

    “睡覺!”

    一名老農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接口道:“忙累了一年,就等著秋收結束後大睡三呢!”

    老農的話引起眾人的共鳴,大家都一起笑了起來,又一名老農道:“州牧或許不知道吧!益州是一年兩熟,荊州那邊聽和北方一樣,都是兩年三熟。”

    他剛完,旁邊之人捅了他一下,“你這是在什麽,州牧怎麽可能不知道!”

    劉璟確實知道這個原因,主要是稻麥輪作用傳統播種方法在時間上來不及,傳統方法是播稻種,等冬麥成熟後再播種稻種,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北方都隻能做到兩年三熟,麥和粟米輪作,而南方隻能一年一熟。

    但隨著農業技術發展,東漢後期出現了插秧播種方式,也就是在麥成熟後期,便在秧田裏開始先育秧,等麥收割後,立刻開始插秧,這樣就縮短了水稻的生長時間,就實現了一年兩熟。

    在農業發達的中原地區,這種一年兩熟的耕種方式早已開始普及,而南方地區,由於巴蜀人口眾多,農業發達,也保持著和北方同步的耕作技術。

    而荊州和江東地區由於人口稀少,土地遼闊,農業技術落後,一直是一年一熟,直到黃巾之亂後,大量北方農民南逃,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

    再加上劉表的大力推廣,荊州的襄陽、南郡和江夏三郡也漸漸改成了一年兩熟的耕作方式,不過在荊南地區依然是一年一熟。

    劉璟笑道:“襄陽和江夏那邊也是一年兩熟,但實話,畝產量沒有巴蜀多,一畝最多收兩石半,而巴蜀這邊的畝產已達三石了,可別看這半石糧食,這就是強國富民之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