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王朝

第六十一章 趕路的丁寧(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支軍隊的最高統帥往往對著戰爭的勝負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不隻關乎修為,膽魄,還關乎性情。

    有時候一個些微的猶豫和優柔,便能影響關鍵性的戰役,而鼓舞士氣、甚至令一支軍隊舍生忘死,這更加取決於那名戰將給予部屬的信心以及個人魅力。

    不隻是在外朝,就算是在大楚王朝內裏,許多人都對賦閑在家許多年的唐昧沒有信心。

    大秦王朝的軍隊在很多年前便以悍勇聞名天下,尤其是在巴山劍場諸多將領領軍的時期,大秦王朝並未像現在這番強盛,並無如此遼闊的疆域和富足的補給,即便人口比起天下各朝也是不如。這體現在軍隊上,便是傾巢之力能夠養活的軍隊數量,包括軍械,比起當時的韓趙魏三朝都大有不如。

    所以在巴山崛起的許多場戰役裏,大秦軍隊往往是依靠強大的修行者,而軍隊人數往往絕對劣勢,數千勝數萬的經典戰役都出現了許多次。

    到了大秦元武十三年,巴山劍場雖然早已湮滅多年,然而大秦王朝強大修行者的數量依舊穩穩壓倒別朝,尤其是長陵,仿佛得了天運一般,擁有驚人天賦的修行者數不勝數。

    世人很難想象,在強大修行者比例原本就多的情況下,當大秦軍隊總數都不亞於對方的情況下,大秦軍隊會有什麽樣的表現。

    至少在和烏氏的戰鬥裏,即便烏氏一開始以瘋狂的全攻姿態打了大秦王朝的軍隊一個措手不及,贏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在隨後的戰鬥裏,當長陵的大批修行者趕到,烏氏的軍隊很快便承受不住,借著寒冷退入荒原深處。

    沒有多少人看好大楚王朝。

    最直觀的反應便在楚秦漫長的邊境上。

    大秦王朝這一邊的許多邊城、卡口,還有一些軍隊和馬車無法到達,唯有馬幫知道一些秘密小徑才能通達的小鎮,每天都能迎來大量從楚返回的商隊。

    從大秦王朝這一邊返回楚境內的商隊卻是寥寥無幾。

    這最為直觀的說明,在這些商隊和一些邊境線上的住民看來,當戰爭開始之後,戰火會朝著楚境內蔓延,大楚王朝的軍隊勢必抵擋不住秦軍的入侵,所以把家當搬回大秦王朝軍隊身後的疆域比較保險,否則當兩軍交戰過處,恐怕是寸草不生,必受波及。

    紅鹽鎮是陰山北境大楚王朝最北端的山鎮之一。

    顧名思義,這個尋常車馬不能及,唯有可以沿著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秘密山道行進的馬幫才能到的山

    鎮,起源於紅鹽。

    這處山鎮周圍自古沒有良田可以耕種,交通極為不便,和外界相通隻有拋棄馬匹靠人力翻山,或者便是走那種沿著山壁開鑿出來的一側懸空的羊腸小道。之所以能夠成為邊民的定居點之一,是因為地下含有大量鹽分的紅色鹵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