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行三國

第五百五十一章 子龍逞威(1/2)

    夜幕籠罩,地之間充滿了肅殺之氣,就連明月也似乎被這衝的殺氣所震懾,悄悄的藏在了雲層後麵,適才還掛滿際的繁星也是被烏雲遮掩,轉眼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想-免-費-看-完-整-版-請-百-度-搜-

    雄闊海作為劉備軍的先鋒官,手提熟銅棍,領著兵馬自路向燕軍大營漸漸摸索過去。

    而宋江軍的先鋒官,同樣是手提棍棒的玉麒麟盧俊義。

    幸好劉備與宋江麾下的兵馬都是益州土生土長之人,要是換個人在山裏走不熟悉的夜路,還真未必能安然到達。

    雖然情況基本已經明朗,但謹慎的諸葛亮仍自己觀察了許久,並沒有貿然下令襲營。

    觀察了良久,諸葛亮思前想後未發現什麽紕漏,這才示意雄闊海發動襲營。

    雄闊海低聲應諾一聲,將手中熟銅棍一揚,帶著精銳士卒悍然殺向了燕軍的大營。

    按照諸葛亮的吩咐,雄闊海在燕軍大營前站定身形,命一批大嗓門的士卒高聲叫陣。

    悄悄來到燕軍大營前,又命人在營門前叫陣,這似乎有些矛盾,實則並無矛盾之處。

    悄然來到燕軍大營前,乃是為了營造一種神兵降之感,給予燕軍將士壓迫;

    而來到燕軍大營前高聲叫陣,便是諸葛亮的聰明之處了,高聲叫陣,若是燕軍出陣迎敵,則是明白起確實身負重傷或是不治身亡;若是燕軍龜縮在營中不敢出來,那就明營中有鬼,或是白起詐死,在營中暗藏伏兵等著他們上鉤。

    諸葛亮素來不打沒把握之仗,即便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諸葛亮也會盡力把那百分之一的不確定消除,諸葛亮用兵一向如此。

    要不是這樣,魏延兵出子午穀的計劃也不會被諸葛亮否決了。

    在諸葛亮看來,奇兵出子午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蜀國的兵力國力,不值得冒這個險。

    兵出子午穀,此事在曆史上素有爭端,既不能魏延的提議錯了,也不能諸葛亮的決定錯了,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如何評判,全看個人的想法。

    此戰,謝映登同樣出戰,而且此刻謝映登正在燕軍大營前叫陣。

    謝映登怎麽會不知道其中的凶險,無奈諸葛亮勸宋江非叫他前來叫陣,是可以更好的激起燕軍的仇恨,以便於刺探燕軍的虛實,所以謝映登便膽突突的站在這裏叫陣。

    諸葛亮和宋江都是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謝映登既不屬於劉備陣營,也不屬於宋江陣營,他是陶商的人!

    宋江雖然接納了陶商,但對陶商一直是存在戒心,所以諸葛亮一提,宋江便立刻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對謝映登義正言辭的曉明利害,於是謝映登隻好無奈出陣叫罵。

    謝映登高聲喝道;“燕軍的龜兒子們,你們的主將怎麽樣了?老子那一箭要沒要了那個龜兒子的命?老子就站在這,有本事出來跟老子過過招!”

    聽了謝映登的話,燕軍上下無不氣的三屍暴跳,怒火衝。

    形如烈火的西涼錦馬超當即便要提槍出陣,以謝映登之血祭奠白起的英魂。

    其餘諸將,如秦用、新文禮等將也都是咬牙切齒,欲與敵軍決一死戰,為主將白起報仇雪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