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田喜地

第334章停靈送殯(2/3)

    隻聽張羅一個人道:“閻王老爺管生死,土地老爺管羈押。土地廟裏停三日,閻羅殿內好報到。”

    將死者的魂靈送到了土地廟之後,回來的路上便一路哀聲而回。接下來的三日還要每去送湯送水,饗祭魂靈。

    平常人家都是停棺三日。張羅囑咐道:“這段時間內男不剃頭、女不梳發,寢苫枕塊,要日夜守侍靈前,以盡孝道。一三時,焚香燒紙,酹酒哭祭,正所謂‘晨燒雞鳴紙,晚焚夜辰香’……”

    第二日,鄰裏故舊就都上門吊唁,俗話死者為大,在靈前平輩也要一拜一扣,晚輩則是一拜三叩,然後送上香紙、挽聯或是挽幛等物。

    家中的孝子賢孫就要在一旁陪叩,等吊唁完畢,還要上前謝孝。

    張羅在一旁喊:“孝子賢孫,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

    祝家人丁興旺,幾個兒子還能輪流地上前跪著寫孝,東屋裏接待客人,女眷們領著孩子在西屋打紙錢兒、疊元寶。每日早中晚還要去土地廟送湯水,與報廟不同,送湯水是要男女都去,老祝頭做前導,一手提盛漿水的瓦罐,一手執木勺舀漿水沿途潑灑,饗野鬼遊魂。

    家裏的人都跟在後麵哭,走到半路上,女眷就須得止步,跪在路邊哭祭,男丁們跟著老祝頭到土地廟前燒紙焚香,拜神致祭。

    祝老大作為長孫,這幾日是最忙不過的了,各種禮節規矩都要長子長孫,老祝頭年紀大了,他自然是推脫不掉,好在兒子也成家立室了,能幫著分擔些活計。

    老祝頭跟著請來的人上山祭壙,把寫好的祭文在祖墳麵前焚燒,然後再燒香紙,祭壙後次日淩晨領人來開壙,依舊是要焚香燒紙,然後將一個雞蛋在钁刃處磕碎,先刨三钁,再由他人挖掘。打好壙之後還得留人看守、鋪壙。在打好的壙底,等距放上製錢十枚,寬四邊**角各放一包墊棺糕、一包引子麩,寓意子孫發達。

    出殯的前一日晚上,等太陽落山之後,老祝頭領著全家眾人到村口給老爺子燒盤纏,找人去紮的紙人紙馬、金銀財寶,生前衣物,還有打了孔的香紙堆了老大一堆。

    張羅拿著一張黃紙,自己先念叨了幾句:“慈父祝旭山,今壽登極樂,駕鶴西歸,享壽七十三歲……終身辛勤勞作,一生淳樸為人,再世行善積德,留子孫滿堂。父親仙逝,為報養育之恩,子女孫輩特花重金購棗紅馬一匹,馬童一名取名順手,金童取名可用、玉女取名可心,伺候父親鞍前馬後,並送金銀數萬兩、青錢數萬貫、衣服數件,上述財物均由老父隨身攜帶,請各路關卡一律放行,不得扣留,嚴禁強神惡鬼攔路搶奪,空口無憑,以此路引為證……”

    又塞給老祝頭孝棍子,拉著他到馬頭前麵站定道:“叔兒,我一句您跟著我念一句。”

    “爹,西南大路,明光大道,有大路不走路,三條大路走中間,如遇攔截,路引為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