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七百六十五章 讓卡勒姆買單(1/3)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買方市場或者賣方市場,買方和賣方之間,最終是要達到一種平衡的,沒有哪一方能夠維持絕對的優勢。

    拿石油市場來說: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這種說法絲毫也不誇張。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一年要消耗6億噸以上的石油,如果石油供應中斷了,美國整個社會都會陷入停滯。

    然而,這是否就意味著中東油霸可以無限製地提高石油價格呢?

    事實並非如此,石油輸出國組織非但沒有無休止地提高油價,甚至在有些時候還會主動增加產量,打壓油價,避免油價升高到不利於石油輸出國的程度。

    從表麵上看,油價升高了,石油輸出國的收益當然也就提高了。可是,如果油價高到一定程度,消費者就會考慮其他的替代手段,例如利用煤化工來製造人造石油,就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OPEC有過專門的研究,發現當石油價格高於某一水平時,開展煤化工製造石油就有利可圖了,這時候各國就會普遍采用煤炭液化技術,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為了遏製煤炭液化技術的研究與推廣,OPEC必須把油價控製在一定水平之內,以保護石油輸出國的長期利益。

    秦海對淡水河穀的打擊,也是源於這樣的原理。在鐵礦石價格低廉的情況下,開發俄羅斯的鐵礦以及開展以塑代鋼都是不經濟的,不會有人願意投資去做。但當鐵礦石的價格不斷上漲,使鋼材價格超過某個限度時,用塑料代替鋼材就有了可行性,此時就會有大量的機構投入人力財力去進行研發,也會有大量的廠商願意建立新廠來生產對應的塑料。

    淡水河穀方麵當然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他們在提高鐵礦石價格的時候。也是以塑料的價格作為參照係,避免使鋼材價格高於塑料的價格。

    然而,他們漏算了秦海這個變數。為了與淡水河穀較勁,秦海不惜額外投入資金,用於俄羅斯等地鐵礦石的開采。以及塑鋼等材料的研發。按照目前的鐵礦石價格以及塑料生產成本來計算。以塑代鋼仍然是不經濟的,但如果秦海願意賠錢去推動這種事情,那淡水河穀就無路可退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會讓淡水河穀墮入深淵。

    算到了這樣的結果,秦海當然就有充足的底氣來與卡勒姆談價了,他直接回拒了卡勒姆的開價,拋出了今年之內不得漲價這樣一個苛刻的要求。

    “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喬夫茨的第一反應就是跳起來抗議。提價20%已經是淡水河穀的真實底價了。如果一分錢都不提,淡水河穀甚至有可能會陷入虧損。

    “秦先生,你應當知道,維持去年的價格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我們是不可能答應的。”卡勒姆嚴肅地說道。

    秦海道:“卡勒姆先生,喬夫茨先生,你們也應當知道,如果在第一次談判的時候。你們就答應隻提價20%,那麽到今天為止的所有事情。都是不會發生的,我們也會非常愉快地接受這個價格,並與貴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