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七百四十九章 各自為戰(1/3)

    從上世紀末開始,國際鐵礦石就一直在上漲。中國經濟成功地實現從計劃體製向市場體製的轉型,擺脫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逐漸步入快車道,基礎建設不斷升溫,對鋼鐵、水泥、石油等物資的需求大量增長,不可避免地帶動了全球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上漲,這並不出乎意料,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合情合理的。

    然後,王哲奕從南美傳來的消息,卻是兩大鐵礦石巨頭有意采取價格聯盟的方式,大幅度地提高鐵礦石價格,最大的漲幅有可能達到70%以上。任何一種商品,一年之內漲價70%,都不能說是一種正常現象了,隻能解釋為一種赤裸裸的訛詐行為。

    淡水河穀和必和必拓能夠這樣獅子大開口,當然是有其緣由的。這兩家企業壟斷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鐵礦石貿易,而且其所出產的鐵礦石品位高,遠遠優於中國國內的礦石,中國鋼鐵行業對其依賴性極強。換句話說,就是人家已經卡住了你的脖子,想怎麽剝削你,你也隻能乖乖地服從。

    當然,中國鋼鐵企業如果想反抗,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畢竟做生意是買賣雙方的事情,一方做得太過分了,真把對方逼到無路可走的境地,這個生意也是做不成的。中國鋼企要想打破淡水河穀和必和必拓的訛詐,需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有敢於作戰的勇氣,二是精誠團結,避免被對手各個擊破。

    秦海在此前不惜親自出馬去整治國內的小鋼鐵,出錢出力出技術,把小鋼鐵企業綁在自己的周圍,建立國家鋼鐵聯盟,正是為了應對眼前的這種情況。不過,他的影響力僅限於大秦集團自己以及周邊的小型鋼鐵企業。國內還有占據著半壁江山的其他鋼鐵企業,他目前還鞭長莫及。如果這些企業向淡水河穀及必和必拓舉手投降了,那麽秦海再強硬也回天無力了。

    “老宋,你和浦鋼、燕鋼、林鋼他們聯係的情況如何,他們對這次國際鐵礦石漲價的態度怎麽樣?”秦海向宋洪軒問道。

    宋洪軒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都問過了。他們沒什麽態度,都在觀望。”

    浦江鋼鐵公司、燕寧鋼鐵公司、林西鋼鐵公司等都是國有大型鋼鐵公司,年產量都千萬噸以上,在國內鋼鐵市場上擁有相當的話語權,同時也是鐵礦石進口的大戶。早在幾年前,宋洪軒就和這些鋼鐵公司的領導們建立起了公私兼顧的密切關係,經常互相交換技術信息。幾乎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例行的聚會。

    這一次王哲奕傳回來的鐵礦石漲價信息。是直接報送到國家經貿委的,經貿委自然會把這個信息傳達給浦鋼、燕鋼等企業。宋洪軒在得到消息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與這幾家企業取得了聯係,詢問他們對此事的應對策略,不過,這幾家企業的態度都十分曖昧,紛紛表示還要進一步觀察才能確定。

    大秦集團在鋼鐵生產方麵與這些大型鋼廠是實質上的競爭關係,別看大家平日裏關係不錯,還經常有些聯誼活動。但在涉及到經營決策的核心問題時,各家企業之間都是要互相留一手的。浦鋼、燕鋼這些企業。對於鐵礦石漲價的事情未必沒有自己的考慮,但他們都選擇了裝傻,等著看別的企業如何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