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七百四十三章 優惠的條件(1/3)

    秦海的方案非常優惠,而且幾乎沒有什麽讓魯大雙難以接受的條款。

    首先,秦海願意出麵為魯大雙等人籌措3000萬元的貸款,用於采購一套包括冶煉、連鑄、連軋的成套設備,有了這樣的設備,魯大雙他們就可以冶煉出合格的鋼材,從而擺脫一味生產地條鋼的狀態。同樣的建議,在一個月以前秦海曾經向他們提出過,但沒有人響應,如今,麵對著國家治理小鋼鐵的堅定決心,魯大雙以及他的同行們就不得不考慮選擇這條出路了。

    秦海承諾,各家小鋼廠現有的設備可以由他出錢收購。當然,由於這些設備都是國家強令要求淘汰的落後設備,所以收購價是要打一個折扣的。對於魯大雙等人而言,即使是這樣一個打了折扣的價格,也是極具吸引力的。在此前,他們在考慮升級設備時麵臨的最大障礙,就是原有的設備無法處置,現在有人願意出錢購買,他們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這種作法,就是在耐用消費品行業中常見的“以舊換新”策略。一些消費者家庭中的家電、手機、汽車等使用壽命可以高達20年以上,但這些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卻是非常快的。為了促使消費者淘汰舊貨,擴大新品的銷售量,許多廠商都會推出以舊換新策略,用一個比較低的價格買入消費者家中的舊家電,使其沒有處理舊貨的負擔。

    對小鋼廠的設備進行以舊換新,目的不在於推銷新設備,而在於促進不符合當前環保和節能要求的舊設備盡快退出市場。這部分資金來自於國家的環保投入,相比在汙染發生之後花費重金去進行清理,這種通過淘汰高汙染設備以減少汙染發生的方法堪稱是釜底抽薪,是一種治本的方法。

    秦海為小鋼廠提供這些幫助,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他的條件就是所有接受上述幫助的企業必須與大秦集團簽訂一份戰略同盟協議。協議中規定這些企業將服從大秦集團的管理,在原料采購、產品定價等方麵與大秦集團保持一致。

    全國的小鋼鐵企業有數千家之多,在原先,這些企業技術落後,產品質量差。無法與大鋼廠競爭。隻能占領低端鋼鐵市場,對大鋼廠的競爭威脅並不大。如果按照秦海的方案進行改造,這些小鋼鐵企業將會合並成幾百家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中小型鋼廠,成為大鋼廠的強勁對手。如果不對這些中小型鋼廠進行約束,它們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最終使整個鋼鐵產業都為之所累。

    還有一點原因,是秦海沒有向魯大雙說明的。他知道。未來10年內將是中國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的時期。鋼材需求量會在當前的基礎上再翻上一番多。中國是一個鐵礦資源短缺的國家,鋼鐵產量要進一步擴大,必然需要依靠進口鐵礦石來提供支持。在真實的曆史上,國外的鐵礦石巨頭看準這一情況,不斷提高鐵礦石價格,迫使中國接受。由於國內各家鋼鐵企業各自為戰,不能形成一個同盟與國際鐵礦石巨頭進行談判,結果被對方各個擊破。最終蒙受了數千億美元的損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