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多旱,人多亂(1/3)

    “有沒有搞錯,這是你們政府的工作,憑什麽讓我這個體製外的人來管?”秦海笑著嘟噥道。

    細細地回想一下,秦海這個企業家也真是有點不倫不類。在南方整頓稀土、在金塘推進環保、幫軍方創收、還有創辦材料學院,這些都不是一個企業家應當做的事情,更像是一名政府官員的作為。秦海自己也想不起是什麽時候與政府建立起這麽多的瓜葛,隻覺得冀明初以及首長在差遣他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有些順理成章的感覺,絲毫就沒有把他當成外人。

    這到底應當算是一種光榮呢,還是應當算成一種負擔,在秦海心裏,顯然是更傾向於前一種觀點的。

    作為一個擁有兩世記憶的人,秦海總覺得自己有義務去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多做一些事情,唯有如此,才對得起命運對他的垂青。他的大秦集團這些年做過的公益活動數不勝數,現在再加上一件事也算不上什麽。治理小鋼鐵的亂象,是他在幾年前就向首長建議過的,現在首長把這件事交給他來做,他有一種重任在肩的興奮感。

    唯一讓他覺得有些疑慮的,就是整頓小鋼鐵這樣的事情有些敏感,難度也非常大,他擔心自己能不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崔叔,國家有這麽多部門,部級、廳局級幹部數以萬計,首長為什麽單單選中我來做這件事情呢?要說起來,我是最沒有資格接這件事的,這和當年治理稀土和推進環保的性質都不太一樣,這可是關係到許多省市的切身利益的。”秦海誠懇地向崔洪春求教道。

    “正因為你最沒有資格做這件事,所以你才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崔洪春說了一句自相矛盾的話,看到秦海迷惑的眼神,他笑著解釋道:

    “兩年前。經貿委牽頭發出了治理整頓小鋼鐵、小煉焦的通知,這兩年裏,圍繞著清理小鋼鐵廠和保護小鋼鐵廠的衝突,中央各部委和地方之間進行了激烈的博弈。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所以在發生衝突的時候。很多部門都無法堅定地執行政策。而是采取了向地方政府妥協的作法。

    兩年來,小鋼鐵、小煉焦屢禁不止,就是因為政策無法得到執行。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有一個與各方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牽扯的人來作為主帥。你沒有在政府裏工作過,與各地方政府之間沒有太多的裙帶關係,所以你就成為最合適的人選了。”

    “但我本身就是從事鋼鐵行業的,我們大秦集團旗下擁有國內最大的鋼鐵產能。我來牽頭治理鋼鐵行業。會不會給人一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感覺呢?”秦海提醒道。

    “這個問題,領導們也都已經考慮過了。大家認為,你秦海的覺悟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你不會假借治理小鋼鐵之名,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為自己的企業謀求利益。大家甚至相信,你秦海會願意作出一些犧牲,來推動這件事情的發展。換成其他一個人。即使有犧牲的覺悟,恐怕也沒有犧牲的能力呢。”崔洪春說道。最後一句話,他是笑著說出來的,似乎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覺。

    “原來首長是想劫富濟貧,打我這個土豪呢……”秦海也笑了。首長點名讓他來做這件事,看中他的覺悟和能力隻能一個方麵,另一個方麵就是因為他擁有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可以作為自己的後盾。無論是在當年治理稀土的時候,還是後來在金塘推進環保的時候,秦海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崔洪春所說,換成其他的人,即使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經濟的問題需要用經濟手段去解決,在這方麵,秦海的實力無疑是最強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