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七百零一章 化幹戈為玉帛(2/3)

    “他們已經在小會議室坐下了,您現在過去嗎?”黎永昕問道。

    “不,再等一會。”王凱華說道,“他不是想顯得有涵養嗎?那咱們就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充分地表現一下。”

    “那好吧……”黎永昕道,“我過去跟他們說一句,就說您還在向中央領導匯報工作,讓他們再等一會。”

    王凱華擺擺手:“你也不用過去,讓他們等著就是了。”

    “是。”黎永昕答應道,不管他對王凱華的做法有多麽不屑,作為秘書,他的本份就是對領導唯命是從。另外,他也早就知道,北店的領導層早就定下了接待秦海時的基調,王凱華這樣做,也是早就設計好的。

    北店和安什的聯手封殺,對大秦集團電動汽車的推廣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大秦集團選擇的幾個重點推廣城市,都因為礙於一些領導的“招呼”而對修建充電站的事情拖延不決。在充電站建設不能落實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銷售狀況是可想而知的。隻有少數追求時尚的人選擇了購買電動汽車,用於一些上下班的短途交通,大多數有購車需求的家庭都因為擔心充電的困難,而放棄了對電動汽車的考慮。

    針對這種情況,大秦集團也采取了一些公關活動,拜訪了一些與此事相關的部委和省市,但收效不大。的確有一些部委領導出麵為大秦集團說話,希望城市政府積極配合開展電動汽車的推廣工作。但對於各城市政府來說,上麵有幫大秦集團說話的,也有幫北店和安什集團撐腰的,自己誰也得罪不起,那麽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使起“拖字訣”。地方政府想找點理由拖延一件事,那是再容易不過了,上頭領導官再大,總不能為了幾個充電站的事情就把地方官給罷免了吧?

    秦海走訪了不少領導,聽到的意見都是勸他去與北店、安什兩家公司直接溝通一下,解決雙方存在的分歧,化幹戈為玉帛。隻要北店和安什兩家公司不再從中作梗,而電動汽車的推廣本身又是對地方上有利的,那麽各地政府就不會再推辭了。這些領導還有一句潛台詞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北店、安什畢竟都是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的親兒子,國家怎麽能夠不照顧著點呢?

    秦海對於這種現象也是充滿了無奈,的確,一種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國企與政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機關裏的官員可以調到國企去當幹部,國企的幹部也可以調到政府機關去當官員,雙方說到底就是一家人。而私企就不同了,不管一家私企做得再紅火,對國家的貢獻再大,它的老板充其量也就能弄個政協委員當當,絕對不存在平調進入行政體係去任職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做事的時候心應當偏向哪邊,還需要考慮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