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六百九十九章 原來是這樣(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北店和安什?”秦海眼前一亮,原來問題卡在這個地方呢。

    北店、安什是國內最大的兩家汽車集團,即便是在汽車產業遍地開發的今天,這兩個集團仍然占據著國內汽車市場的近半壁江山。與秦海合作開發電動汽車的張岱渭,原來就是北店汽車集團的工程師,隻是因為自己的才能在北店無法得到發揮,才跳槽去了紅原汽車公司,搞自主品牌汽車的開發。

    早在六七年前,由國家機械委牽頭召開的汽車產業發展會議上,張岱渭就不顧當時的東家北店汽車集團的想法,提出了以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主導方向的思路,結果遇到了北店集團和安什集團的聯合批判。當時這兩家集團剛剛從國外引進了成熟車型,通過合資生產的方式在乘用車市場上賺取豐厚利潤。

    能夠輕輕鬆鬆地賺錢,還有誰願意費心費力地去搞什麽創新。新能源汽車在那個時候還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鏡中月、水中花,投入資金進去搞開發,搞不出成果,就是自己給自己添堵;搞出了成果,也不會比現在掙的錢更多。這樣的事情,誰願意去做呢?

    張岱渭憤而離職,到紅原汽車公司一邊做自主品牌開發,一邊與秦海聯手進軍新能源汽車。幾年下來,大秦新能源汽車橫空出世,雖然還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市場推廣初期,但其對傳統燃油汽車的威脅,已經清晰可見了。北店和安什的領導人就算是再遲鈍,這個時候也無法淡定了。

    開發新能源汽車,這是國家計委和機械委在若幹年前就定下的方針,北店和安什作為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首當其衝承擔著研發的職責。兩家企業對此事並不熱心,陽奉陰違,以種種借口來掩飾自己投入不足的問題。計委和機械委雖然知道其中的奧妙,但苦於沒有證據,也不便說什麽,這件事也就一直拖下來了。

    現在大秦集團突然推出了新能源汽車的成熟車型,北店和安什找的那些理由就不攻自破了。承接大秦汽車製造業務的,是後起之秀紅原汽車公司,這相當於扇了兩家老牌大企業的耳光,北店和安什豈能接受。

    如果大秦電動汽車銷售出現障礙,進展緩慢,那麽北店和安什就有了一個新的托辭,可以說電動汽車原本就是過分超前的,即便開發出來也不會有什麽市場前景。但如果電動汽車的銷售紅火,搶了傳統燃油汽車的市場倒在其次,最關鍵的是坐實了北店和安什兩家集團的懈怠,這是兩家集團的領導所無法接受的。

    正因為此,兩家集團的領導開始積極行動,拚命地阻止大秦電動汽車的普及。

    關於這件事,秦海其實早有耳聞。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家集團的影響力居然能夠波及到臨水市,讓政府部門如此費心地給秦海添堵。(未 完待續 ~^~)

    如果您覺得《材料帝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309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