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六百四十一章 石墨烯問世(1/3)

    秦海花這麽大力氣收購尼斯公司並且將其拆回中國,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生產出幾片IGBT芯片以滿足周林磊的需要,如果是這樣,他找人在國外去采購幾片就行了,哪裏花得了這麽多錢。他收購尼斯公司,根本目的是看中了IGBT這個巨大的市場,打算從中分一杯羹,要做到這一點,獲得尼斯公司的設備和專利隻是一個開頭,後麵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以尼斯公司原有的專利為基礎,開發出新一代的IGBT技術,與國外現有的幾大廠商分庭抗禮。尼斯公司的專利體係與西門子、東芝等大廠商不同,被這些大廠商的技術所壓製,這也是尼斯公司陷入經營困境的原因所在。秦海卻知道,其實尼斯公司的專利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其中有關透明集電區、電場中止、載流子存儲之類的思路,在後來都成為IGBT技術突破的方向,隻是目前尼斯公司的技術人員還不能認識到這些技術的價值而已。

    秦海在英國與尼斯公司的工程師們進行了一些交流,了解到了他們的一些想法,回國之後,他便把這些想法與自己腦子裏掌握的有關下一代IGBT技術發展方向的內容混合在一起,向京城大學物理學院半導體中心的教授們做了一個專題報告。他對這些半導體製造工藝的問題,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但那些超前於時代近10年的思想,對於半導體中心的教授們而言,簡直就是提供了指路明燈。

    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比西方要落後十幾年,但在理論研究上差距則沒有這麽大。教授們都是在這個領域浸淫多年的,秦海說出的一些觀念。他們能夠馬上理解,並且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一時間,各種改進IGBT的方案不斷湧現出來,隻等著這批設備到位,就可以實際地進行生產驗證了。

    光解決產品設計的問題,還遠遠不夠。生產設備也是一個重要的瓶頸,甚至可以說比設計更為重要。秦海找來了機械專家嶽昆,請他領銜主持對引進設備的“山寨”工作。說是山寨,當然並不是進行簡單的仿測、複製。而是要在吃透國外設備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半導體加工理論,開發出自己的設備。

    大秦集團旗下的青鋒機械集團,是在原來青鋒農機廠的基礎上,兼並了北溪市的若幹家機械企業而形成的。這些年,青鋒機械集團從國外進口了大量的精密加工設備,已經形成了強大的裝備製造能力。最初,青鋒機械集團的主打產品是熱噴塗機,後來則增加了不少其他的材料加工設備,其中也包括由京城大學物理學院設計開發的離子注入機等半導體製造設備。這一次秦海安排嶽昆全麵山寨國外的半導體機械。青鋒機械集團就是嶽昆的強大後盾。

    要在幾乎是一張白紙的基礎上自主開發IGBT技術,形成批量生產的能力,而且還要做到設備的國產化。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工程。不過,湯榮敏也罷,嶽昆也罷,對於承擔這些任務都沒有任何的怨言和擔憂,反而是充滿了鬥誌和激情。在他們看來,有生之年能夠做一番這樣的事業,哪怕為此而少活多少年也是在所不惜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