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八十六章 劉翻譯官(1/3)

    小原會社是衝著大秦集團來的。

    這個消息即使沒有經過劉序平的那些同學往外傳播,知情人慢慢地也能琢磨出個**不離十了。最明顯的一點,莫過於小原會社堅決地拒絕了為大秦集團代工生產永磁電機的請求,即便有安河省政府居中協調,好說歹說,最終也未能讓小原會社改口。

    “對不起,我們自己的生產任務就非常重,沒有多餘的時間為貴方提供幫助,請原諒。”

    小原會社的項目代表小倉光政恭恭敬敬地向安河省方麵以及大秦集團的代表說道,同時還伴隨著一個90度的鞠躬。如果不看他臉上那股冷漠的表情,旁人還真會以為他是為不能進行合作而感到遺憾呢。

    “可是,小倉先生,既然你們說生產任務非常重,為什麽在接收安河電機廠的事情上卻一再拖延呢?”安河省機械廳的副廳長謝雲峰沒好氣地問道。

    小原會社要求兼並安河電機廠的時候,態度十分積極,活動也非常主動。可是當安河省確定讓大秦集團出局,開始與小原會社討論兼並事宜的時候,小原會社卻突然懈怠下來了,一會說董事會有新的想法,一會說有些財務上的數據不太可靠,需要重新計算。一開始,安河省的官員們還能夠把這種情況歸於日本人的嚴謹,時間長了,大家就看出苗頭來了:合著這個小原會社根本就沒打算真的上手啊。

    原本沒打算兼並電機廠,卻又找出通產省的官員來施加壓力,表現出誌在必得的架式,說穿了不就是想攪局嗎?如果沒有小原會社攪局,大秦集團對電機廠的兼並早就已經完成了,以秦海的辦事效率,現在電機廠肯定已經恢複了生產。省裏不需要幫他們協調銀行貸款來發工資,廠裏的工人也不會因為生活困難而到省廳去上訪,這是多麽和諧的一個結果啊。可就是小原會社插這一杠子,事情全壞了。

    對於讓小原會社代替大秦集團兼並安河電機廠,謝雲峰原本是持支持態度的。理由就不需要詳細去剖析了。可是現在看到小原會社半天都沒有完成兼並事宜。謝雲峰也就慢慢地由粉轉黑,開始對小原會社感到不滿了。

    “謝廳長,話不能這樣說,兼並一家企業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小原會社一向都是追求穩健經營的,要兼並一家3000多人的大廠,當然要認真評估一下,怎麽能叫一再拖延呢?在西方國家。一起兼並案耗時七八年的都有。哪能像咱們中國這樣隨便。”

    看到小倉光政遭到指責,劉序平卷起袖子上陣了。他的身分是小倉光政的助手兼翻譯,也是有權利在談判中發言的。

    聽到劉序平的話,中方的幾名代表都皺起了眉頭。如果說大家對小倉光政的態度僅僅是不滿,對劉序平的態度就完全是厭惡了。

    在劉序平剛回到安河的時候,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此人與安河有什麽瓜葛,畢竟他當然被貶的時候隻是省外事辦的一個小職員,根本到不了值得大家記住的程度。可自從有位機關幹部偶然地認出了他。並且想起當年的事情之後,柴培德、秦海等人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句國罵:“特喵的。原來是他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