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八十三章 顧全大局(1/3)

    官字兩張口,怎麽說都有理。

    要扶持大秦集團的時候,可以說這家企業是省裏的重點企業,省裏應當給予政策傾斜。等到要踩大秦集團的時候,又同樣可以說這家企業是省裏的重點企業,應當勇於承擔更多的責任,作出更多的貢獻。

    對於那位王副省長的觀點,秦海也懶得去吐槽了。在一些官員的心目中,外資總是比內資要更值得關照的,而在內資裏麵,民營企業又屬於地位墊底的一類,不說與國企相比,就連鄉鎮企業都因為戴著“集體所有製”的帽子而比民營企業要更受青睞。

    “最終的結果是什麽呢?”秦海問道。

    柴培德歎了口氣,說道:“會上定下的態度,是原則上傾向於讓小原會社兼並安河電機廠,你們大秦集團方麵的工作,交給我來做。”

    所謂“原則上”,取決於如何理解了。很多原則上的事情是可以通融的,原則原本就是用來破壞的。不過,也有些原則上的事情,其實就已經是板上釘釘了,之所以隻稱為原則上的意見,隻是一種委婉的說法而已。秦海明白,這件事的情況就屬於後者,也就是沒有太多的回旋餘地了。

    “有什麽道理嗎?”秦海不甘心地問道,“省裏出爾反爾,用一家比我們晚來的外企把我們排擠出局,總得有個說法吧?我知道你們認為外企比我們高貴,但我就不信,你們這些當領導的,敢於公開這樣說。”

    柴培德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省裏當然不能說外企更高貴,事實上,省裏大多數領導並沒有這樣的想法。隻不過王省長提出來的理由非常充分。所以省裏也沒有辦法,隻能顧全大局了。”

    “顧全大局?什麽大局?”秦海問道。

    “為了中國重返關貿總協定的大局。”柴培德說道。

    “我去……”秦海差點沒把一口剛喝到嘴裏的茶水噴出來,一家安河電機廠的歸屬,居然能上升到這樣的高度去談,這位王省長也真是太有才了。

    始創於1947年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當時最重要的全球性貿易合作機製。中國是關貿總協定最早的創始國之一。但在1950年卻由海峽對岸的政權宣布退出了這一機製。1986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恢複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從而開始了漫長的“複關談判”曆程。

    中國政府希望恢複關貿總協定地位的目的,在於促進國內商品的出口,使中國不再需要年複一年地與各國政府進行貿易談判,為了一個最惠國待遇而不斷地向他國作出讓步。不過,那些掌握了關貿總協定大權的西方列強也非常清楚中國的訴求。因此不斷地給中國的複關談判設置障礙。結果。直到1995年關貿總協定壽終正寢,中國也沒能夠完成複關大業,不得不又以一個新人的角色,開始了同樣艱難的入世談判。

    無論是“複關”還是“入世”,中國在當年的國際貿易體係中都是處於十分弱勢地位的,為了贏得西方國家的承認,中國不得不屈從於各種各樣的要求,惟恐哪個地方做得不好。被別人抓住了把柄。後世的人是無法想象當年中國是何等憋屈的,說到底。不就是為了能夠多出口一些紡織品,多換到一些寶貴的外匯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