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為了忽悠(1/3)

    “說得好!”

    秦海緊緊地攥了一下拳頭,用僅僅夠讓楊新宇聽到的聲音喝了一聲彩。

    研發自主技術的世界一流發動機,這是一個聽起來很美好的目標,然而如果細細地進行評價,就正如張岱渭所說,這是一個沒有價值而且也難以達到的目標。

    說它難以達到,是因為發動機的研發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大量的專利壁壘。由於中國在汽車行業是後來者,前麵能夠走的路都已經被別人貼上標簽了,你想走過去,就得給別人交買路錢。如果別人感覺你有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甚至會連買路錢都不收,直接拒絕你從這條路上通過。

    要想徹底繞開別人的專利,就隻有獨辟蹊徑,提出一套全新的設計理念。但是,全新的理念是那麽容易產生的嗎?國外汽車巨頭有技術、有經驗、有資金,他們提不出來的理念,憑什麽中國車企拍拍腦袋就能夠提出來?把巨額的資金投入到這種完全沒有把握的事情上去,根本就是一種無謂的冒險。

    如果僅僅是存在困難,那麽出於掌握技術的目的,集中資源進行突破,也是可取的。作為一個工業大國,在汽車這樣一個領域裏不能永遠都作為跟隨者,總得努力去與國際同行一爭高下。問題在於,燃油轎車本身已經是夕陽工業,地球上的石油很快就會用磬,而新能源技術又麵臨著井噴,在這個時候把大量的資源投入進來,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想想看,如果集中最優秀的人才,花費數以百億計的資金,最終開發出一款最優秀的汽油發動機。而轎車動力的主流卻變成了新能源,這樣的技術,豈不就變成了雞肋?

    轎車產業不涉及到軍事目的,因此也不存在必須占領世界最前沿的必要性。中國還是一個窮國,高檔轎車的需求量很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是經濟適用型的普通轎車。裝備這種轎車的發動機,目前技術已經十分成熟,通過引進的方法來實現國產化,可謂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高檔發動機的市場本身就很小,即使不說專利壁壘,還有品牌忠誠的障礙。你能讓全球的富豪舍棄法拉利轉而接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豪車品牌?你能讓法拉利拋棄自己的發動機轉而接受你新開發出來的自主品牌發動機?

    所有這些根本就與技術無關的因素。決定了自主開發一流發動機完全變成了一項政績工程,除了滿足人們虛幻的“民族自尊心”之外,在經濟上毫無可行性。

    站在楊新宇的角度上,一時看不清這其中的關係,倒是情有可原。但要說一幹車企老總都不知道這一點,恐怕就說不過去了。大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半是為了迎合政治需要,另一半就是存著套取國家經費的想法了。如果能夠忽悠著讓國家拿出20億元來進行攻關。那麽每家企業都能夠分到三億五億的,至於最終能夠拿出什麽東西。那就無所謂了。

    十年二十年才能見效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擔心要負什麽責任。想想看,10年後楊新宇還會在機械委的崗位上嗎?袁龍升、王凱華等等,還會在各自的企業裏當個副總嗎?屆時當事人都已經換了,誰還會追究項目的成敗與否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