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五十七章 環保大使(1/3)

    官場和生意場一樣,講究的都是以和為貴,得饒人處且饒人。那種得了便宜還不依不饒的人,早晚會成為眾矢之的,不可能永遠囂張下去的。

    在這一次的環保之爭中,秦海和沈傳明是最終的勝利者,憑借著政府強權、經濟實力以及輿論壓力的三重作用,劉書達等人隻能屈服。但是,勝利的一方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做出一些姿態,大棒揮舞之後,再給個甜棗,這樣才能讓失敗的一方感覺舒服,不至於結下永久的仇怨。對於這一點,沈傳明清楚,秦海也清楚,而且他們也都實實在在地這樣去做了。

    在鑫源化工廠、金特塑料廠等企業的示範作用引導下,金塘的化工企業掀起了一個更新環保設備的高氵朝。市政府高調地表彰了一批表現最為積極的企業家,授予他們“環保先鋒”的獎旗,讓他們在全市百姓麵前贏得了麵子。

    也有少數的企業不願意屈服於壓力,拒絕在環保上做出讓步。結果,在看不見的黑手鼓動下,金塘市民發起了聲討汙染企業的運動,封堵了這些企業的大門,高呼口號,要求嚴懲不良奸商。市政府打著響應市民要求的旗號,對這些企業進行了停水停電的處理,並開出了巨額的罰單。由於沒有“法不責眾”的盾牌作為保護,這些企業根本就掀不起什麽大的浪花。

    在這場運動中憤然離開的也不是沒有,不過他們很快發現,至少在山南省的範圍內,要想找到一個允許他們自由排汙的地區,實在是太困難了。發端於金塘的環保風暴由於省城大學生的參與,迅速擴散到了全省各市,各市的官員能夠硬著頭皮把本市範圍內原來的汙染企業罩住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誰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接收從金塘被驅逐出來的企業?

    投資商我所欲也,社會穩定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穩定壓倒一切也。

    秦海兌現了自己對企業家們的承諾。他從安河材料學院調來了一批學者。幫助金塘市的化工企業進行免費的技術診斷,或是指導其改進工藝,或是幫助其開發利潤更高的新產品。材料集團也在原材料采購和產品供應方麵對金塘市的企業給予了一定的優惠,尤其是答應未來會在80萬噸乙烯工程投產後,向相關企業提供優惠的乙烯原料,僅這一條就讓十幾家企業感覺到歡欣鼓舞了。要知道,乙烯可是國內非常緊缺的化工原料。能夠得到穩定的乙烯供應。對於許多化工廠來說,相當於挖到一座金礦了。

    秦海沒有在金塘逗留太多的時間,他把需要自己親自出麵的事情辦完,就動身前往京城去了。前往車站送行的,有材料集團的大小領導、金塘市的大小官員,還有若幹家化工企業的老板,各種各樣的小轎車停滿了金塘火車站的停車場,還一直排列到了離火車站百來米的大街上。

    “秦總。感謝你又給我們金塘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金塘有秦總這樣的投資商,是全市人民之福啊。”書記陳宜立自然是擁有第一個與秦海握手告別的機會的。他用柔軟而溫暖的手拉著秦海,滿臉笑容地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