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不敢苟同(1/3)

    對於秦海這個人,沈傳明是又歡迎又害怕。

    作為金塘市的最大投資商,秦海在沈傳明的眼裏,自然是至高無上的貴賓。沈傳明在秦海麵前的一舉一動,都唯恐不夠恭敬。職務、年齡這些因素,在政績麵前都是黯然失色的,沈傳明絲毫不會覺得自己對秦海畢恭畢敬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

    可是,在另一方麵,沈傳明又覺得秦海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所做的事情,總是和政府的期望有著一些偏差,讓人覺得心裏疙疙瘩瘩的。

    秦海最早與沈傳明打交道,是在收購金南化工廠等幾家企業的時候。當時,秦海提出要市政府把大秦集團收購這些企業的資金轉為這幾家企業的退休工人保障基金,用來發放退休工人工資,而沈傳明的想法則是要把這些資金挪為他用。雙方角力的結果,是沈傳明不得不屈服。雖然照著秦海的思路建立起退休工人基金,最終也成為沈傳明的一項政績,但這種被逼著簽訂城下之盟的感覺,實在是讓人不爽。

    這一回,秦海不知怎麽心血來潮,居然又盯上了化工園區的汙染問題。汙染這件事,沈傳明豈能不知道,遇上南風天,化工園區的刺鼻味道也會一直吹進他的辦公室窗戶,在這些時候,他也是在心裏罵過娘的。可是,治理汙染這種事,是那麽容易做的嗎?好不容易才請來的投資商,能因為區區一點汙染問題就給得罪了嗎?

    大秦集團旗下的企業,汙染排放方麵控製得非常嚴,這一點沈傳明也非常清楚。寧默、夏揚傑他們曾經到市裏來談過好幾次,希望市裏能夠加大治理汙染的力度,讓其他企業也采取和大秦集團相同的治汙措施。因為這一點,沈傳明專門派人去調查過大秦集團這些企業的排放。結果正如他們自己說的那樣,遠遠超過了國家標準的要求,堪稱是環保先鋒。

    大秦集團能夠做到的事情,並不意味著其他企業也能夠做到。沈傳明在私下裏與一些企業家討論過此事,大家對於大秦集團的做法頗為不屑。覺得他們純粹是有錢燒的。至於說大秦集團提出要加大治汙力度的事情。大家更是認為這屬於飽漢子不知餓漢饑。你們手裏有先進技術,利潤率比別家都高,當然可以投入巨資去搞環保;我們都是剛剛起步的中小企業,如果再搞這些名堂,根本就沒法活下去了。

    鑒於此,大家都明確地向沈傳明表示:如果金塘市要提出更高的環保要求,那大家就隻有抬腿走人這一條路了。

    明白了各家企業的想法之後。沈傳明在治理汙染這個問題上。就采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對於寧默、夏揚傑他們的呼籲,他一方麵是表示堅決的支持,另一方麵則指示環保局、經委等部門要網開一麵,絕對不能把轄區內的企業給逼走了。寧默他們明知金塘市在這件事情上玩了花招,卻也沒什麽辦法,畢竟化工材料集團也隻是一家企業,不能越俎代庖,去做政府該做的事情。

    不過。寧默他們做不到的事情,並不意味著秦海也辦不到。這些年。秦海做的事情越來越大,很多時候他都是與中央部委的官員直接對話的,甚至還接觸過中央最高層的領導。有了這樣的眼界,麵對一個地級市的副市長,他是毫無怯意的。他深信,自己要做的事情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如果沈傳明不願意配合,他完全能夠找到足夠的助力來使沈傳明屈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