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國際上去闖蕩(1/3)

    “什麽其他任務?”樊誌淵奇怪地問道。

    “尋找商機。”秦海鄭重地說道。

    “商機?”樊誌淵皺著眉頭道,“秦總,我有點聽不明白啊。”

    秦海把臉轉向眾人,說道:“各位,這一次金塘80萬噸乙烯工程,是咱們國家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大型乙烯工程。國家計委對於這個項目也非常重視,因為這個工程不僅僅能夠為咱們國家提供新的乙烯生產能力,還能夠讓咱們國家的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技術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咱們的裝備技術提高之後,該幹什麽呢?我想,第一是要加速完成進口替代,使咱們國家的石油化工不再依靠國外的設備。這一步走完之後,接著就是要進行出口替代,也就是用咱們的裝備技術去實現出口創匯,擺脫依靠出口初級產品和低端工業品來換取外匯的模式。

    中東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產區,煉油和石化是當地的重要產業。而中東各國又缺乏裝備製造能力,這些石化裝備必須來自於國外。目前,他們主要是從西方國家采購這些裝備,未來有沒有可能讓他們轉而從中國進口裝備呢?”

    “這個……恐怕有點難度吧?”京城石油化工機械廠的技術處長周以誠大搖其頭,“人家西方國家的技術比咱們強得多,那些中東國家的石油大亨們也更相信西方國家,咱們的設備要想打進中東市場,談何容易啊。”

    “是啊,咱們的設備要說有什麽優勢,也就是價格比別人便宜一點,但問題在於,中東那些國家有的是錢。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價格。這樣一來,咱們的優勢就徹底沒有了。”樊誌淵也補充道。

    90年代前半葉,中國企業與國外的交往比從前已經多得多了,對國外的情況也都有所了解,周以誠、樊誌淵說的這些。都是比較流行的看法。應當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秦海畢竟是有著一些前瞻性的人,他說道:“樊主任和周處長說的,的確是實情。不過,除了價格之外,難道咱們就沒有其他的優勢了嗎?據我所知,西方國家的設備雖然好。但店大欺客。在提供服務方麵做得是很不盡人意的。他們派出的工程技術人員看不起當地的技術員和工人,而且出於訛詐對方的目的,經常會故弄玄虛,把很簡單的事情複雜化,逼著對方花冤枉錢。咱們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毛病,講究的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別人感覺到我們的價值了。你們覺得呢?”

    “嗯,秦總說的有道理。”任飛翰附和道。“我原來在的那家企業,就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國外派來的專家非常傲慢,根本不把我們當一回事。我們有時候加班加點、通宵達旦地工作,遇到問題要向他們求助時,他們卻經常會推說已經下班了,或者正在休息,根本就不會替我們著想。明明就是一句話能夠解決的問題,他們要拖上一星期才答複我們,為了這樣的事情,我們可真是受夠了窩囊氣啊。”

    秦海道:“這就對了。任廠長,如果有兩家企業能夠讓你選擇,甲企業技術好,但服務態度差,服務價格高;乙企業技術稍差一些,但也夠用,同時服務非常貼心,收費也低。讓你選擇,你會選哪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