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四百四十八章 落後了多少年(2/3)

    他每介紹一個,被介紹到的人便會微微欠身,笑著向秦海和黃海月點點頭,秦海也同樣還以一個笑臉。聽周以誠全部介紹完,秦海感慨道:“周處長麾下果然是人才濟濟,咱們京石機不愧是在石化機械領域裏能夠坐頭把交椅的企業。”

    “哈哈,秦秘書長過獎了,我們和北方廠、西北廠相比,隻能說是各有所長吧,還不敢說是穩坐頭把交椅呢。”周以誠帶著幾分自矜答道,秦海的這種態度,讓周以誠對秦海的印象改善了不少,覺得這位小年輕倒也算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咱們技術處一共有多少名技術人員?”秦海像是拉家常地一樣地問道。

    “78名。”史偉林替周以誠回答道,“其中有博士學位的3人,碩士學位27人,本科學曆38人,另外有2人是中專學曆,不過馬上都要退休了。”

    “不錯不錯,果然是兵多將廣,是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啊。”秦海讚道。

    周以誠道:“要論戰鬥力嘛,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那還是非常強的。這些年國家計委、經委搞裝備攻關,我們承擔的項目從來沒有掉過鏈子。”

    “周處長說到裝備攻關,我們今天還真的就是為這件事來的。”秦海順著周以誠的話頭說道,他打開自己的公文包,從裏麵取出京石機報送給計委的那份報告,向周以誠晃了晃,問道:“這份報告應當是周處長你們這個部門送上去的吧?”

    周以誠從聽說秦海來訪的時候,就知道他必定是為了這份報告而來的,此前的各種寒暄,都不過是鋪墊而已,現在才到了說正事的時候。他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這份報告就是我們處編寫的,怎麽,秦秘書長也看過了?”

    秦海笑道:“我已經看過了,不過我是外行,其中有些地方也看不太懂,所以請華清大學的吉振榮教授、化工設計院的樊誌淵老師也幫忙看了一下。大家分別都提出了一些意見,我今天過來,就是想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份報告的問題。”

    聽秦海扛出了吉振榮、樊誌淵等人的旗號,在場的眾人臉上桀驁的表情稍稍收斂了一點,他們可以看不起秦海,但沒法看不起這幾位大神。

    “我們的方案能夠得到吉教授、樊教授的指點,不勝榮幸啊。不知道這兩位教授對於我們的方案都提出了哪些寶貴意見。”周以誠不知道秦海想說什麽,便采取了以退為進的戰略,先把低調的姿態做足了。

    秦海沒有直接回答周以誠的問題,反而問道:“周處長,你們在這份報告裏提出承擔大型乙烯壓縮機的研發試製工作,我有一個問題,按你們的計劃,你們試製出來的乙烯壓縮機,大概能夠達到國外哪個時代的技術水平?”

    這個問題是在寫報告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的,周以誠也做了足夠的功課,聽到秦海發問,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按照我們的預期目標,我們試製出來的乙烯壓縮機,可望達到國外80年代中期的水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