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四百零七章 一千萬噸的儲備(1/3)

    “這正是我們猶豫的地方啊。”王鴻生說道,他指了指秘書剛倒出來的茶,笑著對秦海說道:“先喝茶吧,咱們邊喝茶邊聊。我主要是想聽聽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受到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中國的產品價格體係是嚴重扭曲的。改革以來,國家陸續放開了輕工業品的價格,但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工業產品價格,一直不敢卻觸動。重工業是輕工業的上遊,重工業產品價格一旦上漲,就會帶動下遊的輕工業產品價格隨同上漲,從而影響到百姓的生活。此外,諸如鋼材、水泥等原材料價格一旦失控,還會使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麵臨預算不足的威脅,這也是國家難以承受的。

    盡管有這麽多的顧慮,但理順價格體係仍然是不能不做的事情。重工業產品的價格如果長期得不到調整,重工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最終拖累整個國家的發展速度。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國家計委一直在籌劃放開重工業產品價格的方案,到現在這個時候,整個價格改革已經是箭在弦上,隨時就要啟動了。

    王鴻生深知啟動重工業產品價格改革的風險,也一直在尋求規避風險的手段。這段時間,他與不少地方的官員都進行過接觸,探討各地對於價格波動的承受能力。這次到安河來,他與柴培德也談到了這方麵的問題,但隻得到了一個勉為其難的答複。不過,柴培德倒是建議王鴻生聽一聽秦海的意見。雖然在他們這個級別的官員眼裏。秦海僅僅是一個民營企業家而已,但柴培德認為,秦海是一個頗有見解的人,或許能夠給王鴻生一些另類的啟示。

    早在上次秦海去王鴻生家裏赴家宴的時候,王鴻生就對秦海的眼界頗為欣賞。聽了柴培德的舉薦之後,他便決定要與秦海就價格改革的問題麵談一次,聽聽這個思維敏捷的年輕人有什麽高見。

    秦海拿起小小的工夫茶杯。欣賞了一下杯中碧綠的茶水,一飲而盡,讚了一聲“好茶”,又向王鴻生的秘書道了聲謝,然後回歸正題,說道:

    “王主任,我覺得,價格波動,不外乎就是供求失衡吧。現在生產資料的供應是計劃和市場雙軌並行。如果要放開計劃價格,其實就是把計劃內的生產資料推向了市場。原來因為計劃約束而買不到這些生產資料的單位,現在有資格購買了,市場需求量就會大幅度上升,從而產生出一定的供求矛盾。您說是不是這樣?”

    王鴻生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秦海繼續道:“一種產品如果市場供應不足,就隻能是價高者得之。這就是市場價格上漲的原因。要避免出現嚴重的物價上漲。就需要國家未雨綢繆,事先準備好足夠的物資,以便在供求失衡的時候,拋售出來,用以平抑物價,這個道理,我想王主任和計委的研究人員肯定是明白的。”

    王鴻生道:“道理沒錯,但國家要準備好足夠的物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覺得,多少物資才能算是足夠呢?”

    “我沒有這樣的概念。王主任應當比我更清楚這一點吧?”秦海坦率地說道。他隻是一個材料專家,不是經濟學家,哪能計算得出全國的物資缺口會有多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