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九十九章 早就盼著有人投資了(1/3)

    “後麵車間試製的這些新產品,還不是很成熟……不過,如果高村先生感興趣,那就請隨我來吧。”秦海臉上略微有些為難之色,不過最後還是答應了高村武彥的要求。

    仍然由秦海帶頭,一行人帶到了位於生產區靠後一些位置的一座車間。走進車間之後,高村武彥迫不及待地四處張望,果然在生產線的末端,看到了正在金剛石磨具上開刃的陶瓷刀。

    “這座車間,就是生產陶瓷刀嗎?”高村武彥指著那些陶瓷刀,對秦海問道。

    秦海點點頭:“是的,這座車間裏正在生產的,就是陶瓷刀。”

    一直跟在他們身後默不作聲的長友修一此時像是剛通了電的玩具一樣,一下子活躍起來,他緊走兩步,來到生產線前,仔細地觀察著生產過程,試圖從這個過程中找出陶瓷刀生產的技術關鍵。

    陶瓷刀的生產裝置,與其他陶瓷產品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

    生產線的前端是粉料的注入,如果不能知曉粉料的成分,尤其是其中微量元素的配比,那麽光看到這樣一個裝置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中間一段是造坯的過程,也就是把粉料加上凝膠製作成泥坯,再在壓力機下壓製成各種刀的形狀。這個環節的關鍵要素是凝膠的成分,而這也不是用肉眼能夠看出來的。

    再往後就是燒結,其中涉及到爐溫的調整以及爐內氣氛的控製,長友修一相信,隻要給他一台手持式的紅外測溫儀,他就能夠把這些參數測出來。可是,這些參數也是技術含量最低的信息,即使他沒有這些信息,能夠少數的幾十次或者幾百次實驗也就能夠嚐試出來了,真不值得花這麽大的精力從別人這裏偷師。

    燒結出來的陶瓷刀,已經具有了美觀的外形和堅硬致密的質地。隻要在磨具上磨出刃口,再進行一些簡單的後期處理,就可以出廠了。這個環節更是毫無技術價值可言,別說長友修一。連陳媛這種外行都能一眼就看懂。

    “陳局長,您看,這就是我們的新產品,陶瓷刀。這種刀具目前在歐美市場還沒有出現過,前段時間有些國外客商過來看過我們的樣品,非常感興趣,表示願意成為我們的海外代理商。”劉碩不失時機地湊上前去,向陳媛介紹道。

    陳媛此時已經拿到了一把開過刃的陶瓷刀,在手上把玩著。憑著本能,她能認識到這種陶瓷刀的確非同凡響。要說國外客商感興趣,倒也不算是瞎話。隻是這樣一種刀具能夠做出上億美元的出口額,這一點她還存著疑問,中國人都能造出來的東西,能賣多貴呢?還有。國外能有多大的需求呢?

    “這種陶瓷刀,和我們庫塞拉公司正在研製的新產品非常相似。”高村武彥發話了,“我們公司對於陶瓷刀市場也非常看好,已經投入了幾億美元的資金用於開發係列產品,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占據全球陶瓷刀市場的90%以上。貴廠如果也有興趣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可以與你們進行合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