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四十章 想不起這個人了(1/3)

    打通了研究部門與生產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又分別給東耀塑料廠和海傑公司提出了未來的研究課題,再給有功之臣發放了獎金之後,秦海在浦江就沒什麽事情可做了。他接到從農業部打來的電話,讓他抓緊時間到京城去,參與行動方案的討論。

    按照部委裏做方案的慣例,這份“農機係統追趕國際先進技術行動方案”經曆了一個幾上幾下的反複,先是搜集各方麵的意見,形成草案,然後再把草案分發給有關部門和專家,讓他們提意見,接著再根據這些意見進行修改。王長鬆帶著一個寫作班子忙活了兩三個月時間,算是有了點眉目了,這才請示崔洪春,準備召開一次比較高級別的討論會。

    既然是討論會,就會收到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最終還是要反映到方案之中去的,這也是一個方案修改的過程。不過,到了能夠在部裏開討論會的階段,一般就意味著方案已經比較成熟了,參會者要提意見也僅限於提出一些邊邊角角的修改,不會涉及到根本。要知道,這種會議是有部長出席的,你能拿出一個不成熟的方案去浪費部長的寶貴時間嗎?

    正因為知道這個慣例,崔洪春在拿到王長鬆送來的厚厚一本打印稿時,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長鬆辛苦了,這樣一份東西,應當花了不少精力吧?”

    “是啊,我們走訪了十二個省市。接觸了100多家企業,還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也參與了方案的起草。現在算是有一個雛形了。”王長鬆不無自誇地說道。

    “嗯,做工作,就是要這樣腳踏實地。”崔洪春用誇獎的口氣說道,他翻開這本冊子,看了看前言部分羅列出來的參與單位和專家的名單,發現自己熟悉的一些名字都出現在上麵,便有些放心了。就在他準備合上冊子再對王長鬆勉勵幾句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事。又匆忙把剛才那幾頁翻開了。

    “部長,怎麽,有問題嗎?”王長鬆看著崔洪春的眉毛漸漸皺起,心裏一驚,忍不住問道。

    崔洪春抬起頭來,問道:“長鬆,你們製訂這個行動方案的時候。沒有讓秦海參與嗎?”

    “秦海?”王長鬆愣了一下,他都快有點想不起這個人了,但崔洪春一提,王長鬆就開始暗中叫苦了。他想起當初崔洪春專門交代過,讓他在製訂行動方案的時候要吸收秦海參加。他一開始還把這事記在心上,後來開過幾次專家研討會之後。他就把這事給忘到一邊去了。原因也很簡單,農機係統的大腕專家那麽多,一個小小的秦海,何足掛齒呢?

    在王長鬆看來,崔洪春當初說要讓秦海參與。或許更多的隻是一種客氣,因為當時秦海就在現場。至於說真的需要這個年輕人參與。那就是開玩笑了,這年輕人看起來不過20出頭吧,能有多大的本事呢?

    可是,時過幾個月,崔洪春居然還能專門提起秦海,這就說明在崔洪春的心目中,秦海的的確確是占了一定地位的。在這種情況下,王長鬆竟然沒有讓秦海參與方案的製訂,這不是明目張膽地違背領導意誌嗎?在機關裏做事,領導交代的事情你都做不到,那可是犯了大忌諱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