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後悔是沒用的(1/3)

    從50年代末國家提出農業機械化戰略之後,類似這樣的農業機械化戰略或者戰術研討會,全國上下不知開過多少,僅由農業部各司局組織召開的就不下百次。今天來開會的這些人,也都是久經會議考驗的老油子,深諳開會之道,所以隻要一開頭,大家就知道該如何往下演了。

    對於這種會議能夠起到的作用,代表們並不看好,因為有無數的會議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鬧騰上一陣之後,大家該幹嘛依然幹嘛,沒什麽變化。但具體到每次會議,大家又不敢怠慢,誰知道領導會不會玩真的,自己如果不努力爭取利益,萬一事情成了真,自己可就吃虧了。

    農機係統內部是各有分工的,有些單位主攻拖拉機,有些單位主攻排灌設備,有些搞北方旱地機具,有些側重南方水田裝備。農業部重視哪個方麵,搞這方麵研究和生產的單位就能夠獲利,而搞其他方麵的就要坐冷板凳。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把別人那方麵的重要性貶低下去,把自己這方麵的重要性提高起來。這是關係到單位上下幾百口人吃飯穿衣的大事,孫子雲:不可不察也。

    從王長鬆這方麵來說,眼下這種混亂景象,既是他預料之中的,也是他喜聞樂見的。大家爭論,才能把各方麵的優勢劣勢都說出來,以便部裏全麵地掌握情況。大家要爭利益,就必須關注部裏的態度,這樣部裏說話才會有人聽。

    至於說這個行動方案最終按照誰的意見來寫,王長鬆也並不擔心,主持項目的專家也都是有經驗的,知道該如何平衡關係。讓大家利益均沾,不會出現誰得意、誰吃虧的問題。當然,如果開這種會的時候你們單位沒來人,或者雖然來了人,但不擅長爭搶,那你們就隻能等著喝大家分剩下的殘羹冷炙了——如果還能剩下一點的話。等到那時候。你有意見也是白搭,誰讓你在會上不說呢?你不說,我怎麽知道呢?

    一個上午的時間在爭吵中匆匆而過,有人偶然抬頭看了一眼牆上的大掛鍾,這才想起已經到了吃飯的時間,於是發一聲喊,說道天大地大,不如肚子的事大。正沉浸在唇槍舌劍中的眾人恍然大悟,立即休戰。臉上掛滿了笑容,開始向剛才那些不死不休的對手發出喝酒的邀請,更有大談什麽“三盅全匯”、“杯壁下流”之類酒桌切口的,大家於是都快樂起來。

    中午的宴會十分豐盛,顯示出東道主農業工程大學的慷慨。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費用也都是要在部裏下撥的科研資金中的列支的。王長鬆帶著幾個手下在酒桌之間來回穿梭,向各位參會代表敬酒。稱讚對方今天在會上的發言極其有啟發、極其有價值,最後要求對方把手頭的講稿與資料贈送一二。以便未來寫稿子的時候能夠作為參考。

    在京城開完研討會,王長鬆沒有停歇,組織農業工程大學的專家和自己司裏的幾名幹部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外地幾個省市,進行進一步的調研。全國這麽多的省市區,他們當然不可能全部照顧到,但各個大區的一些主要省市。他們是必須要去走一趟的,否則未來人家就要挑部裏的毛病,說沒有征求地方意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