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國

第二百二十五章 技術要轉化為生產力(1/3)

    這一段時間,像於利鴻這樣經曆過心靈上的痛苦折磨的技術人員,在浦江還有不少。 他們中間的一部分,最終來到了海傑公司,成為公司的研究人員;一部分因為單位上的阻攔,未能成功離職,不過,夏揚傑與他們約定,可以在禮拜天的時候過來幫幫忙,同樣是有報酬可拿的。

    當然,還有一些人經過思想鬥爭之後,最終拒絕了海傑公司的邀請,這也是在喻海濤、夏揚傑他們預料之中的事情。民營科技公司是一個新生事物,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敢去接受它。

    北二鋼發出的盤條,早就送到了四分公司的手上。彭興宗信守諾言,果然派人把老機修廠修繕一新,交給了海傑公司。彭興宗還照著夏揚傑的要求,在廠區裏建起了兩幢新的兩層小樓,以此換到了額外的10噸盤條。至於這兩幢小樓是作為實驗室還是辦公室,這就不是彭興宗需要關心的事情了。

    在重金誘惑之下,夏揚傑麾下的研究團隊迅速發展到擁有40餘人,形成了由技術權威與年輕助手組成的兩級科研梯隊。由於人手充足,夏揚傑在自己所承擔的課題之外,又增加了幾個新的研究項目,分別由不同的科研團隊負責。所有這些項目都與纖維纏繞樹脂問題相關,這也是夏揚傑與秦海商量過的思路,即先集中力量,形成在特定領域上的科研優勢,再逐漸向其他領域拓展。

    除研究人員之外,寧默、喻海濤還招收了十幾名行政人員,用於維持公司的各項行政事務,包括為研究人員們提供各種後勤服務。

    在此期間,秦海一直都在外地出差。隻是通過電話了解這邊的情況,對一些重大事情作出決斷。他欣喜地感覺到,寧默、喻海濤這兩個昔日的小夥伴,已經在嚴酷的環境中磨煉出來。成為得力的管理人員了。當然。這些人在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學費,也是十分可觀的。如果秦海背後沒有平苑特鋼廠和北溪第二鋼鐵廠這兩台提款機支撐著,他也沒有膽量這樣放手讓小夥伴們去嚐試。

    不過,最艱難的時期總算是熬過去了,海傑公司的各項工作都進入了正軌。夏揚傑那邊傳出來的消息顯示。科研活動進展十分順利,成果指日可待。一旦第一項成果問世,前期的投入都可以得到補償,海傑公司就真的能夠實現自我的良性循環了。

    浦江那邊在緊鑼密鼓地運作,此時的秦海,卻正坐在京城的一幢蘇式風格的大樓裏,與金屬材料專家陳賀千聊著家常。

    工作小組在全國各地調研汽車配件供應情況。京城作為一個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自然也在工作小組的調研範圍之內。在京城走訪了一些企業和科研機構之後,路曉琳宣布給眾人放假一天,然後自己就先拎著包回家去了。與他們同行的其他人也都有自己的去處。剩下秦海無處可去,於是便跑到鋼鐵總院,來找陳賀千聊天。

    “這麽說來,這一年多時間裏,你可真是做了不少事情啊。( 平南聽完秦海簡單介紹的情況,不無驚訝地對他評論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