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活在靖難

第24章 洪武十九年秋(1/4)

    人生五十年,

    如夢亦如幻。

    有生方有死,

    壯士何所憾。

    ——織田信長(原作平敦盛)

    ……

    ……

    轉眼又是三年過去。

    1386年,大明洪武十九年秋。

    徐平安將軍隊的指揮權交還給了朱棣,自己則安心在燕王府教書。

    雖然他也有一個在古代當大將軍,縱橫沙場的夢想,估計很多小男孩小時候都有過這種幻想,披著被子,騎著枕頭,幻想自己在戰場上衝鋒陷陣。

    但徐平安對軍事的見解,說實話也就是個一知半解的水平,他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自己當個千戶已經算是頂天了,自己沒接受過係統性的軍事教育,管再多的人隻能說是能不配位。

    畢竟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大學新生,能最經常見到的最有權力之人,便是一種叫作校長的生物。

    說實話,很多人這輩子能最經常接觸到的最高權力人物也就是自己學生時代的校長。

    雖然沒吃過豬肉,但徐平安見過豬跑啊,學校怎麽管理那千把人,他就怎麽管,再多他也沒見到過樣本,得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在徐平安看來,太不值當了。

    徐平安小院內。

    朱玉英和朱高熾一個九歲,一個八歲了。

    兩個小屁孩如今都會解一元二次方程了。

    你也許會覺得徐平安教得慢,但說實話他也確實教得慢,語數沒有英,政史地物化生的老師都是他,他很難全都教得過來,基本上是半天擺爛,半天教這姐弟倆讀書,能教成這樣已經很好了,至少自己教的東西領先同時代那些老師們好幾百年。

    結束完一天的課程。

    朱玉英纏著徐平安要他給講故事,連朱高熾都眼巴巴地看著他。

    沒辦法,徐平安又得給這倆小娃講講故事,不然晚上了他們都不肯回去。

    講了半個時辰故事,徐平安見天色不早了,便讓胡玉青把兩人送回去。

    胡玉青一手拉著一個走出院門。

    朱玉英臨走時,依依不舍地揮著小手說道:“先生,明天故事還要繼續講哦。”

    徐平安靠在門邊上,笑著揮著手說道:“好啦,好啦,明天繼續講,快回去吧。”

    李念月走過來嬌俏地笑道:“看來你還蠻喜歡他們倆的嘛。”

    徐平安不置可否地笑著點點頭說道:“還是帶孩子輕鬆些,殿下想將我所帶的千戶所並入燕山右衛,我懶得受人管轄,就向殿下辭了這份差事。”

    李念月雙眼宛若秋水一般明亮、清澈,精致的臉上泛起一絲微笑著說道:“辭了也好,不用在戰場上拚命。”

    徐平安摸著後腦勺,笑了笑說道:“也不完全是,殿下不讓我離軍,就給我掛了名,我現在是燕山右衛的一名千戶。”

    李念月:?

    徐平安解釋道:“殿下讓小五暫代我,如若有事隨時把我召回軍營。”

    李念月這才了然。

    傍晚的秋風吹去李念月耳邊的長發,拂動徐平安的袖邊。

    二人在門口待了會。

    “走吧。”,徐平安轉身回去。

    李念月隨即跟上。

    突然李念月問道:“你餓了嗎?”

    徐平安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若有所思地說道:“確實有點餓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