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當特工

第553章 計劃(2/2)

    進入冠雲樓的隻有蒼桑一郎與這個男人。

    冠雲樓內,地毯上擺有兩個低桌,蒼桑與那男人席地而坐。

    這時候,那個人才將頭上的禮帽與臉上的紗巾取下。

    如果曹寧在這,他就會認出這個人來,他叫何行健。因為上一世,曹寧就曾經接受重慶的命令,偵察了何行健的動向,提供給了軍統除奸隊,並成功地刺殺了何行健。

    為此,軍統給曹寧記了一功,給了一百大洋的獎勵。

    何行健又名何風,係黃埔二期畢業,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的得意門生,他和師傅杜月笙一樣,闖得猛、玩得火、鬥得凶,且足智多謀、隱忍不發、堅韌不屈、蠻橫霸道而不露聲色,出入黑白兩道,遊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而且將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等多領域,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抗戰爆發後,軍統的戴笠為了牢牢控製住大片的敵後地區,自己組建了一支“忠義救國軍”,何行健任忠義救國軍副總指揮。

    抗戰時,因為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國軍將士都留在敵後進行獨自作戰,戴笠就派人把這些散兵遊勇組織起來,在長江沿岸進行敵後遊擊戰。

    這支敵後遊擊隊和蘇魯戰區的國軍進行默契的配合,把京滬線都控製了,日軍的進攻被極大地影響了。

    同時,忠義救國軍還吸收了很多民間自發組織的抗日武裝力量,有工人,有農民。

    在滬寧杭等地,日軍控製著地麵上,戴笠和忠義救國軍就在地下進行抗日。

    忠義救國軍在頂峰時期有0多個支隊,號稱十萬大軍,在江南存活了8年之久的一支頗具規模的武裝。

    何行健,忠義救國軍副總指揮兼第一支隊支隊長。手上控製的兵力達到了幾萬人。

    上一世的曆史記載,199年,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副總指揮何行健,在蘇南率部眾數萬向日軍投降,是全麵抗戰爆發後第一個投敵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也是一次性投敵人數最多的將領。

    這何行健投敵之後,搖身一變,立即被日本人封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中將總司令,可謂是狐假虎威,氣勢洶洶。

    自打何行健率部投降日軍後,導致淞滬地區的忠義救國軍分崩離析,軍心渙散,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

    來到這一世,曆史發生了偏差。

    應該在一年前投敵的何行健,卻沒有投敵。

    不過,也差不多了。

    因為他現在與蒼桑一郎密會,就是商量投敵的事。

    “何桑,考慮的怎麽樣?”蒼桑一郎問。

    何行健為難的:“蒼桑君,我本人沒有問題,關健是其他的幾個支隊問題。”

    蒼桑一郎:“你是國軍的少將,如果能帶多少人過來,就會給你多大的官職。一個支隊不行,那也就五千人,過來後,最多能讓你當一個師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