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當特工

第438章 長沙戰鬥(2/2)

    另外,防守洞庭湖與湘西方麵的為第6戰區第0集團軍(轄第5、第54、第87軍等部),為了便於協同作戰,該集團軍配屬第9戰區指揮。

    戰鬥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戰場打響。

    坐鎮鹹寧指揮作戰的岡村寧次自此次戰鬥打響以來,接到的幾乎全是屬下報捷的消息。

    贛北第106師團和佐枝支隊正按計劃向湘北挺進。

    鄂南第師團正向汨羅江上遊推進。

    湘北第6師團、奈良支隊、上村支隊已突破新牆河、汨羅江兩道防線,看來拿下長沙已是指日可待了。

    誰知,就在這時,戰場形勢突然發生急劇變化。

    贛北日軍硬是被中國軍隊給拖住了後腿,無法前進。

    鄂南日軍雖到達汨羅江上遊,與湘北日軍主力會合,但中國軍隊主力已經後撤。

    湘北日軍在突破國軍兩道防線後,中國軍隊已經不再死守陣地,而是采取且戰且退的較為靈活的戰術,而日軍則開始不斷遭到伏擊。

    岡村寧次在此次作戰中不但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而且,他還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當地民眾的力量。

    在會戰開始前,當地民眾在政府的組織下,和中國軍隊相配合,把新牆河至撈刀河之間的主要交通要道已全部破壞,就連這一地區間的土地都被翻了一層,成為新土,從而使得日軍的機械化部隊無從施展,其戰鬥力也就相應的減弱了,甚至後勤也不能完全保證。

    最讓岡村寧次頭痛的是,日軍從重慶得到了情報。

    重慶最高指揮官已經命令江西,湖北,湖南各地的武裝緊急支援長沙,命令他們破壞日軍的後退的道路。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為此,日方調動了最厲害的特工,得到了一個讓他們害怕的消息。

    重慶方麵已經命令廣西,雲南,四川三省的國軍,一共二十多萬人,全速趕到長沙,參與決戰。

    同時,重慶方麵給薛嶽電令,堅守到援軍到達,與援軍一起,將日軍第11軍消滅在長沙。

    日本大本營接到這個情報,並得到了證實。便將這個情況通知了岡村寧次。

    日軍參謀人員提出,在這種情況下,衝向長沙很是冒險。

    雖日軍軍力較強,但是,久戰之後,又無增兵增援,軍力會漸漸弱下去。而長沙國軍據城死守,可以發揮地理優勢。最關健的是,那二十多萬的沒有損耗的強兵。他們一來,日軍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10月1日,岡村寧次仔細權衡後,感到打下去對日軍不利,於是,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10月1日,進至永安市的日軍首先向撈刀河以北撤退。繼而,橋頭驛、上杉市等地日軍相繼後撤。

    前線的國軍指揮官,看到日軍撤退,便發出追擊的命令。

    10月日,國軍第15集團軍各部開始追擊,當日克複上杉市。

    11月日,第5、第195師追擊到達福臨鋪、金井附近。日軍開始向汨羅江北岸退卻。

    4日,第15集團軍收複長樂街、汨羅、新市等處。

    隨後,各個國軍部隊相繼收複重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