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當特工

第215章 幹將劍(2/2)

    曹寧終於明白了。

    這要到日本的劍道。

    “劍道”一詞的文獻來源是《吳越春秋》。兩漢時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煉鑄造技術的交流往來。同時中國一脈相承的雙手刀法經過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官方往來,以及朝鮮半島和大陸沿海周邊地區和日本群島的民間交流,於隋唐時期流傳到了日本,傳至日本的刀法經過長年戰爭歲月不斷演變,在日趨穩定的日本江戶時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樣式,製作了劍道護具與竹劍的基本形製,確立了日後劍道的雛形。

    刀劍在古代被視為武士的靈魂與精神象征,日本武士必須常年佩刀,刀不離身,故在所有的古武術門類中,劍術是武士必須掌握、流傳也最為普及的武藝技法之一。

    據,日本明治皇非常喜愛劍,舍不得放棄,便特意製了一個西洋劍的劍鞘,隨身攜帶起來,並改名為水龍劍,因為“劍”這一詞在日本象征著高貴。

    上行下效,於是,日本的貴族都以有一把中國劍而榮。

    昭和皇也喜歡劍,喜歡中國的劍。於是,便派了人在中國尋找好劍。

    來到中國後,田中十二得知幹將的下落後,便將尋找幹將的事,當作最大的一件事。

    之前,他不敢明著來,隻能偷偷地。自從日軍占領了蕪湖後,田中十二便讓井上二郎來負責這件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井上二郎終於找到了幹將墓。

    “這事我一個人幹幹不了,別人又不敢相信。剛好你們來了,田中組長已經向吉川貞佐大佐了,暫借你二人,完成這個任務再回上海。”

    井上五郎巴不得留下來,與二哥多呆一陣子。

    曹寧不想留,留下來可是要幫日本人去盜墓的。但是,他不敢不想留,那樣的話,就沒好果子吃。

    走一步看一步吧!

    看到曹寧也點了頭,井上高興地:“今晚痛快地喝酒,明動身。”

    第二上午,曹寧三人開了一輛車,駛出了蕪湖。

    車上帶有夠吃十的幹糧、軍用罐頭,蕪湖的點心,飲用水也帶了一桶。

    除了生活用品,車上還帶有一挺輕機槍,三支衝鋒槍,二十顆手雷,上千發子彈。

    等到到了目的地,曹寧才知道,為什麽要帶這多的武器,因為目的地就是野牛山。

    之前,井上二郎就是在這裏,遭到了新四軍的伏擊。所以,井上二郎害怕又出事,便帶了這多的武器。

    井上二郎指揮著曹寧,將車子開到了一個洞內。

    “這裏是我們的據點,如果出現了意外,我們分開了,就到這裏來,等候會合。”

    井上二郎將自己身上的手槍拿出來檢查完,又從車上拿過了機槍。身上綁了兩排機槍子彈。

    井上五郎除了自己身上的武器,又拿了一支衝鋒槍,五個手雷。還有一個掛包,裏麵裝著吃的。

    曹寧拿的最多,衝鋒槍一支,十個手雷在腰上掛滿了。子彈帶了三百發。壓的他差一點站不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