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滸

第四百八十四章 徑山茶禮(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晁勇點頭道:“好,那你們小心行事。他們可以做我大梁的官兵也可以做我大梁的百姓,但是今後禁止傳播摩尼教,違者殺無赦。”

    “是”

    兩人也知道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得了令就告退而去。

    晁勇發現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讓他暫時忘記傷感,當即讓人去請宗澤。

    宗澤來到衙門時,晁勇正在讓人沏茶。

    湖州的茶很有名,茶聖陸羽就是在湖州著的《茶經》,湖州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被陸羽評為上品,成為了唐朝貢茶。

    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紫筍。因為顧渚紫筍茶的品質優良,還被朝廷選為祭祀宗廟用茶。當時的皇室規定,紫筍貢茶分為五等,第一批茶必須確保“清明”前抵達長安,以祭祀宗廟。因為發芽、製作到進貢時間都很緊,所以第一批進貢的茶就被稱為“急程茶”。

    到了宋朝,氣溫比唐朝略低了幾度,顧渚紫筍的發芽也推遲,第一批茶就很難趕上清明祭祀了。所以宋朝的貢茶成了更南邊的建安茶。

    趙子偁建偽宋後,建州被呂師囊占據,偽宋的貢茶又成了顧渚紫筍茶。

    可見這天下貢茶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皇帝也要因天時地利委曲求全。

    偽宋建立時間不長,但是童貫在皇宮伺候幾十年,倒是把皇宮中的很多章程都像模像樣的建立起來了,不是方臘、田虎等草頭天子可比的。即使大梁奪取了東京,但因為晁蓋姓子粗豪,大梁的禮儀製度也比不得偽宋繁縟。

    茶用的是顧渚紫筍,但是手段卻還是建安茶鬥茶的法子。

    建安鬥茶的風俗可以追溯到唐朝後期,最早隻是茶農們鬥茶,等到建安茶成為貢茶,鬥茶也就從建安鄉下傳到了京師,受到達官貴人、文人搔客追捧,繼而風靡全國。

    趙佶更是喜歡鬥茶之藝,撰《大觀茶論》二十篇,興致來了,就親自烹茶賜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

    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麵,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禪林茶宴最有名的則是徑山寺茶宴。徑山寺位於天目山餘脈徑山,建於唐代,到了宋朝就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為講究的禮儀。

    晁勇對僧人沒什麽好感,但是給他表演茶藝的就是一個光頭和尚。

    趙子偁和童貫決定歸降後,就挖空心思的討好晁勇,衣食住行都是精心安排,為太子烹茶的人都是專程從杭州徑山寺請來的僧人。

    徑山寺住持大惠禪師聽得是為大梁太子烹茶,也就不顧身份,親自跑來烹茶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