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滸

第三百九十九章 朝廷救濟(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蔣敬也不是不知此事的好處,隻是他掌管了戶部,不得不全盤考慮,道:“參政所言不錯,隻是陝西平定後,朝廷便要擔負起六路的軍俸。前幾年陝西六路的軍費支出都在兩千多萬貫,我朝免去徭役之後,這個數字還要加大不少。沒了役丁,各地衙門支出也是大增。再把三院一園鋪開,恐怕光是陝西、甘肅、青海、河北、京東、京畿六路全年的支出就要超過四千萬貫了。不消一年,國庫便告罄了。”

    張叔夜皺眉道:“我朝軍力強盛,西軍也可比照京東、河北削減兵力,當可大幅減少軍費支出。”

    蔣敬搖頭道:“兵事須問太子和諸位將軍,我等卻是插手不得。”

    大梁文武分治,便是宰相也無權過問兵事,兵事隻由皇帝和武官商議,太監更是被限死在宮中,不得封官,更不準參政、問兵。。

    張叔夜也是文武雙全,但是因為太子掌管兵事,他又覺得太子武斷,因此選了文官,也沒問兵的資格。

    張叔夜雖然覺得武將權利過大,但是太子主管兵事,晁蓋也不希望大梁文臣掣肘武將,朝中官員更是沒人敢出聲,他一人也是獨力難支。

    既然無法節流,那便開源,如果朝廷賦稅多了,自然也就可以推行三院一園了。

    想及此,張叔夜道:“朝廷禁止了官員從商,商稅該有不小的增長吧?”

    大梁商稅延續了宋朝的製度,駐稅百分之三,行稅百分之二。駐稅是對坐賈征收,行稅則是運輸途中,關卡征收。

    蔣敬道:“雖然少了官員夾帶貨物,卻也減少了重複征稅。宋朝商人路過一州,便可能會被征收數次行稅。但是我朝一州隻能收一次行稅,因此商稅恐怕也不會有明顯的增長。”

    晁蓋道:“商稅能有多少?”

    蔣敬道:“趙佶當政時商稅也不過一千萬貫,我朝疆土還沒有宋朝一半,而且江南才是賦稅重地,恐怕隻有二、三百萬貫。”

    晁蓋皺眉道:“先前不是說宋朝賦稅中商稅過半嗎?怎麽又變成一千萬貫了?”

    蔣敬解釋道:“商稅還有榷稅,朝廷專賣的鹽、酒、茶、香、礬,加上這些榷稅確實可以過半。但是解鹽被田虎控製,海鹽和茶都在江南,榷稅便少了大半。”

    趙明誠搖頭道:“兩稅曆來都是大頭,曆朝盛世也無法免去農稅,太子這一提議恐怕有些激進了。”

    吳用也點頭道:“免去所有徭役也讓朝廷支出大增,如今我朝農戶卻是最快活,沒有農稅,不用服徭役。”

    蔣敬想起晁勇的話,無奈道:“商稅其實便是向所有人征的稅,商人交了稅,自然還會把成本攤到百姓頭上去,也不能說農戶全無負擔。太子說了,朝廷便是最大的商人,還是專賣,如果這樣都無法保持財政平衡的話,那戶部便該全部換成商人。”

    張叔夜不滿道:“太子神力無敵,戰無不勝,執掌兵事。但這政事就不擅長了,鹽、酒、茶百姓也就是用那麽多,他還能讓百姓多吃一些或者賣出天價來不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