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滸

第三百八十五章 跳槽的韓世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他也擔心這兩年和童貫走得近讓老種經略相公不滿,想彌補一下,不過老種經略相公讓他回防鄜延路,他也不敢耽擱兵事。

    看到韓世忠自願去前線,當即給了韓世忠一千人馬,讓他去聽老種經略相公調令。

    於是韓世忠便被老種經略相公派來鎮戎軍了。

    看到下麵西夏人來撿屍體,韓世忠也拎起一個屍體扔了下去。

    其餘將士也把城頭上的屍體扔下去,任由西夏人撿走。

    即使有兄弟死於西夏人之手的將士也沒有放一隻箭,這是西北戰場的傳統。除非敗退來不及撿自家同袍的屍體,否則他們一定會把屍體撿回去埋葬。這是給同袍的安慰,也是給自己的安慰,說不準明天死得就是自己,誰也不想死後被扔在城下,任由野狗撕咬。

    守城的也會配合,因為屍體腐爛會發臭,如果不掩埋,用不了幾天,整個城池都會臭不可聞,而且屍體會帶來瘟疫。

    這一點西軍和西夏人都知道,瘟疫是惡魔,誰也不敢把他們釋放出來。

    無論雙方廝殺的再慘烈,他們都不願拿屍體做武器。因為他們都是開化的民族,他們爭奪的是可以繁衍的土地,而不是鬼蜮。而且戰場離雙方的家園都不遠,誰也不敢把惡魔放出來。

    處理了城頭的屍體,韓世忠才往城下走去。

    剛來時,他的資曆並不能獨當一麵,但是殺退了無數波西夏人,城中的將官也死了一多半以後,他就是獨擋一麵的大將了,而且是西夏人重點攻擊的北麵。

    西夏人為了發揮兵力優勢,也消耗城內守軍,每曰都是同時攻打四麵城牆。不過隻在北麵堆了一座土山,雖然上麵的弓箭手也死傷很大,但是也吸引了城頭西軍的不少注意力。因此西夏人把主攻方向放在北麵。

    不是不想在其他三麵也弄一座土山出來,而是土山的堆積工作量很大,這一座比城頭高一些的土山都是十多曰的功夫。

    要弄四座土山的話,西夏兵馬就不用攻城了,都去挖土好了。

    東西麵的城牆是劉仲武的兒子劉錡、劉錫負責,南麵則是大將楊可世。

    楊可世是楊家將的後人,但是楊家將已經沒落,楊可世是和他一樣從士卒升起來的,不過楊可世的運氣比他好。一直在老種經略相公麾下,無人吞沒他的戰功,他又勇猛善戰,因此在宋朝時便做到華州觀察使了。

    和韓世忠一樣,楊可世剛剛從江南回來,得知西夏兵馬要走葫蘆河,便帶了兵馬來增援老種經略相公,華州卻是不在前線,他也不須駐防華州。

    擊退西夏後,西軍也要接受大梁整編,大梁軍製簡單,沒有宋朝的五十二階。憑著鎮戎軍的功勞,他應該夠得上千夫長了,但是萬夫長恐怕還不行。千夫長太多了,他要立更多的功勞做萬夫長。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晁氏水滸》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6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