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氏水滸

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宋(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離奇駕崩,趙匡胤兩子都已成年,本該傳位於其子。但是最後卻是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一時間,朝中議論紛紛。

    趙光義便說是二人生母杜太後鑒於後周世宗因傳位於幼兒而失國的教訓,死前與趙匡胤立下“金匱之盟”,讓趙匡胤把皇位傳給他,其目的是為了鞏固發展趙宋江山。但這個盟約卻是無人知曉的,而且這個盟約也漏洞百出。

    雖然趙匡胤比趙光義年長,但是很難說,趙匡胤就會死於趙光義之前。再者趙匡胤去世時,兒子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也不能說是幼子了吧。就算杜太後和趙匡胤真的有約定,也必然會有時間約定,不可能趙匡胤的兒子無論多大,都傳位給趙光義。

    再加上趙匡胤生前讓趙德昭曆任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職,讓趙德昭熟悉朝中文武諸事,顯然是把他當做未來的皇帝培養。

    加上宮中有“燭影斧聲”的傳聞,很多人都覺得是趙光義弑兄篡位。司天監苗昌裔奉旨觀星象,便說出“太祖後當再有天下”的預言。

    趙光義好不容易謀奪了哥哥的天下,如何會把天下再度還給哥哥的後人。但是司天監代表的是老天,在天下臣民中很有影響。

    趙光義害怕再有人借天文說事,動搖他的統治。

    繼位第二年就下令各個州郡將習天文者押送京城,若有“隱匿不報者,論死”,前後共有幾百人被押到京師。

    宋太宗的說法是考核這些人的天文知識,凡是真正掌握科學的天文知識的,即能通過觀測數據,能夠“測驗步算”出曰蝕、月蝕、八節、二十四氣者得以留下,而那些以星占之說濫竽充數的人則被刺配海島。

    但是另一種說法卻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覺得宋太宗繼位合法的,他就留在朝中為官,不願做他羽翼的就刺配。

    第二種說法顯然比第一種更加靠譜,不然隻是一場考核的話,就算考核不合格,大可以禁止他們再以天文說事,而不至於要刺配吧。

    趙光義後來逼死趙匡胤子趙德昭,趙匡胤另一子趙德芳兩年後也突然去世,其時年僅二十三歲。

    趙光義另一個兄弟趙廷美,則被安上謀反之名,屢屢貶斥,最後鬱鬱而死。

    這樣一來,便是按照“金匱之盟”傳位,趙光義也無人可傳了,因為他的弟弟和趙匡胤的兒子都死了,於是趙光義便傳位給了他的兒子。

    趙光義和趙廷美的名字原本是趙匡義、趙匡美,但是趙匡胤做了皇帝後,兄弟倆要避哥哥的諱,就改成了趙光義、趙光美。之後趙光義登基,趙光美又要避趙光義的字,又改成了趙廷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