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畜牧漁業並舉(精裝)

古代獸醫 4.(1/2)

    古代獸醫 4.

    起源古老的相畜學說

    相畜學說在我國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它的起源遠在沒有文字記載以前。根據牲畜的外形來判斷牲畜的生理功能和生產性能,以此作為識別牲畜好壞和選留種畜的依據,是古時相畜學說的主要內容。

    相畜屬於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經驗型人工選擇。在我國古代的相畜學家有很多,如春秋時期的寧戚和孫陽,漢代的滎陽褚氏,唐代的李石等,他們都編寫了許多相畜專著。古時的相畜學說對於後世家畜品質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兼並戰爭頻繁,軍馬需要量與日俱增,

    同時也迫切要求改善軍馬的質量。當時也是生產工具改革和生產力迅速提高的一個時期,由於耕牛和鐵犁的使用,人們希望使用拉力比較大的耕畜。

    這種情況,促進了我國古代相畜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多著名的相畜學家,最著名的要算春秋時期衛國的寧戚了。

    寧戚著有《相牛經》,為我國最早畜牧專著,這部書雖早已散失,但它的寶貴經驗一直在民間流傳,對後來牛種的改良起過很大作用。

    寧戚對牛是情有獨鍾的,他喂過牛,仕齊後又大力推行牛耕代替

    人耕技術,提高了耕作效率,促進了農業發展。

    齊國豐富的養牛經驗,帶動了養牛業的發展。戰國時,齊將田單被困在即墨,竟能在久困的城內收得千餘頭牛,以火牛陣打破燕軍,足見當時平度養牛業的發達。

    寧戚以《飯牛歌》說齊桓公,其中就有“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的詞句。“飯牛”就是喂養牛的意思。常言道:“蠶無夜食不長,馬無夜草不肥。”大牲畜要在夜裏添芻料,寧戚的歌反映了齊地所積累的養牛經驗。

    與相牛相比,春秋時期的相馬的理論和技術成就更大,有過很多相馬學家。而當時的伯樂就是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相馬學家,他總結了過去以及當時相馬家的經驗,加上他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寫成《相馬經》,奠定了我國相畜學的基礎。

    伯樂的真實姓名叫孫陽,是春秋時期郜國人。在當時的傳說中,有一個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由於孫陽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幹脆稱他為伯樂。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軍事的需要,馬的作用已十分凸顯。當時人們已將馬分為6類,即種馬、戎馬、齊馬、道馬、田馬、駑馬,養馬、相馬遂成為一門重要學問。孫陽就是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選擇了相馬作為自己終生不渝的事業。

    孫陽從事相馬這一職業時,還沒有相馬學的經驗著作可資借鑒,隻能靠比較摸索、深思探究去發現規律。孫陽學習相馬非常勤奮,《呂氏春秋·精通》記載:

    孫陽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

    少有大誌的孫陽,認識到在地麵狹小的郜國難以有所作為,就離開了故土。曆經諸國,最後西出潼關,到達秦國,成為秦穆公之臣。

    當時,秦國經濟發展以畜牧業為主,多養馬。特別是為了對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騎士,秦人組建了自己的騎兵,因此對養育馬匹、選擇良馬非常重視。

    孫陽在秦國富國強兵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以其卓著成績得到秦穆公信賴,被秦穆公封為“伯樂將軍”,隨後以監軍少宰之職隨軍征戰南北。伯樂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在做好相馬、薦馬工作外,還為秦國舉薦了九方皋這樣的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