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妃重生:絕代風華

第十六章 楊先生歸京 (一)(1/2)

    自榮哥兒日漸好起來之後,當日鍾姨娘的事也無人再提。畢竟,一個人微言輕的姨娘,並不會為太多人所記住。至於那些疑心崔氏的人,也斷斷不敢得罪相府的當家主母,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動作。

    這日李清芷去了上院與李老夫人一同用了午膳,回到自己的汀蘭院。正準備去書房看會書,練練字時,桂嬤嬤卻拿著一封信,一臉喜氣地走進了書房。

    “姑娘,楊先生讓人送信來,說今日一早從明山寺出發,下午便能抵達京城了!”桂嬤嬤的言語中透露出些許開心。

    “果真?快把信給我看看。”李清芷也很高興,自己與老師已經許多年未見了,前世自己嫁入太子府後,老師不願意與朝廷勳貴有過多來往,不遠卷進皇家的諸多爭鬥,於是她們之間的聯係便漸漸少了。

    看過信後,李清芷心中盤算。此次老師回來,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讓她們師徒二人的感情更好才是。

    “嬤嬤,老師的房間可收拾好了?桌椅擺設那些可都是按照老師平日裏喜愛的那些來的?”李清芷問道。

    “姑娘放心,這些都是老奴親自操辦的,一定讓楊先生滿意。”桂嬤嬤拍著胸口保證道。

    李清芷還是覺得有點不放心,便想去到汀蘭院的東廂房,楊先生的住處看看,是否還有什麽需要添置的物品。

    桂嬤嬤隨著李清芷一同到了楊先生的住處,東廂是整個汀蘭院除了正房以外最好的房間,房間采光甚好,同時也是冬暖夏涼。房外種著許多梅花與海棠,都是楊先生最喜歡的花。楊先生曾說“我喜歡海棠,並不是喜歡它的嬌豔,而是因為它的無香。”

    李清芷曾經對此十分不解,作為女兒家,不都是應該喜歡燃香的嗎,自然也應當喜歡香香的花朵了。但經過前世的那一番顛沛流離,才知曉,或許為人,就應當如海棠一般。

    屋內陳設古樸,花瓶擺設那些都是簡單而又精美的。掛畫藏書不少都是她與老師從四處搜集而來的孤品。

    “嬤嬤,我想出府一趟,看看還有些什麽需要添置的。另外,老師喜歡吃城南杏記的杏仁酥,我也想去買些回來。”李清芷想親自出府去為老師添置些東西。

    “好,那老奴先去知會老夫人一聲,然後姑娘就可以出府了。”桂嬤嬤說道。

    自從開春後,京城雖不似江南那般溫暖宜人,楊柳依依。但今日也總算是一個晴空萬裏的好日子。李清芷最不喜的,便是冬日裏沉重繁雜的衣物,所以,脫去冬日裏的襖子,整個人都輕快了幾分。

    京城東西南北四處皆有商肆,其中以城南最甚,古玩玉器,成衣,胭脂水粉,小吃酒樓數不勝數。此處商賈最多,也是京城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段。李清芷前世雖然甚少出門,但城南商肆的無人不知不人不曉,李清芷自然也是略知一二的。

    李清芷的馬車剛剛行駛到城南,便聽見外麵不少的吆喝聲。“賣燒餅咯,賣燒餅咯。”之類的不絕於耳。不禁想到,一方茅草屋,一粥一飯,夫妻恩愛,長相廝守,相濡以沫。這樣的生活,多好。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李清芷不禁念起試來。許多人向往富麗堂皇高貴的生活,卻不知,關在籠子裏的人,卻喜歡這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

    李清芷娘親江氏嫁到相府時,陪嫁了兩處鋪子,皆是在城南,一處是成衣鋪,另一處則是糕點房。兩處地理位置不錯,每年的收益也十分可觀。雖然襄陽伯府日益衰敗,但江氏出嫁時,為了裝點門麵,仍是滿滿的八十擔嫁妝,外加這兩個上好的鋪子。

    前世自己不懂經營,將這些產業都交給了崔氏。每年僅是給自己些份例銀子,額外補貼也不多。所幸自己當初嫁的是太子,嫁妝也不可能太過寒酸。如若不然,這些東西怕是也會漸漸被崔氏所蠶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