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四十六章 臨時代總統(2/3)

    難民湧到上海,開始還隻是住處的恐慌,隨後不久便演變成嚴重地衣食問題。上海市政府雖然可以眼睜睜地望著他們凍餒而死,但是,卻怕這些難民瀕臨饑寒交迫的邊緣會去鋌而走險,有十萬以上的饑民出現上海街頭,上海灘地治安馬上出現了問題。

    但是,上海市政府何來龐大的救濟經費?這時上海已是物價飛騰,幣值一日數落,許多機關為了解決職工的生活,薪津一日一發,還得到處籌措,煞費張羅。

    “不得了,上海已經變成一個大收容所,廟宇,祠堂、公廟、學校……轉瞬之間,上海凡有屋頂的公眾場合全部住滿,可是,還有大批的難民,正在源源不斷地湧來。”趙笑眉皺著眉頭向吳銘匯報道:“我們的船隻看來不夠用啊,維持秩序的人員也要增加。”

    “駐上海的機構還給我帶來了杜先生的口信,他希望我們能施以援手,幫助解決一下上海的難民問題。”吳銘揉著太陽穴很愁悶,想了一會兒,抬起頭說道:“船隻不夠就向美國租借,再運兩船大米到上海,交給杜先生,讓他組織徒子徒孫開粥棚,起碼不能讓人餓死啊!對了,再與國府協商,在廣州再開一個接送點,我估計著西南也將很快不保。”

    “好地,我馬上就去辦!”趙笑眉點了點頭,轉身欲走。

    “等等。”吳銘伸手叫住了她,“這移民潮來勢比我們預計得要凶猛,所以各方麵工作不能有疏漏,《勞工法》要加緊製定頒布,普法宣傳員還要增加,移民一到,先讓他們知道這裏的規矩,然後按特長進行登記,合理分到各個州去,沒有一技之長的可以組織他們去參加公路、鐵路的建設,先讓他們能生活下去。政府還要和各家廠礦共同建立一批職業技術短訓學校,讓移民們學到技術。另外,給上海的機構發份電報,讓他們做好移民工作,有身份地就坐飛機,普通的就坐船,而且要注意杜先生的去向,他要是能來馬來亞,肯定會帶來一大批知名人士。“明白了。”趙笑眉答應著轉身走了出去。

    趙笑眉走後,吳銘開始翻看文件,在馬來亞國內,國防軍鐵腕般的鎮壓使得馬來人不再敢輕舉妄動。除了強硬手段外,政府還采取了移民政策,將有劣跡的馬來人全家遷往地廣人稀地東海岸一帶,大量地華人警察部隊經過訓練正在逐步接替正規軍的工作。而正規軍地換裝也在進行中,空軍、海軍的訓練已經在美國的幫助下開始,據估計,最快在半年後可以形成一定的戰鬥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