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二十三章 談判破裂(2/2)

    但是,英國的鷹派議員多姆卻傲慢的說道:“戰爭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隻憑一個優秀的指揮官是遠遠不夠的。以前是我們不了解,但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就可以有地放矢地研究他,製定出相應的戰略,恐怕這次民族解放軍故意暴露他地身分的做法,非但無法使我們產生恐懼和動搖,反倒會增加我們勝利的信心。”

    正在世界上的媒體和觀察家們在紛紛猜測民族解放軍此舉的真正意圖,以及漢風對馬來亞戰爭所能起到地真正作用時,民族解放軍地雨季攻勢突然開始了。

    在馬來亞等亞熱帶地區,雨季一般是在五月至十月之間,利用雨季英軍偵察飛機的飛行受到影響,民族解放軍偷偷地調動物資和人員,並且進行了周密地計劃和部署,終於在談判破裂之前準備完畢。

    當英國人因為獲悉了吳銘的真正身份而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混亂,並且在軍事行動上重新開始審查其合理性時,民族解放軍開始了大反攻。

    金馬倫,大漢山,蘭章,是橫在中央根據地和東海岸根據地之間的三個釘子,其中尤以大漢山最為堅固、險要。隻要拔掉了這三個釘子,中央根據地將和東海岸根據地連起手來,依托吉蘭丹河,將馬來亞半島整個切下四分之一,並且將與泰國接壤,獲取大量的糧食和物資,整個戰略態勢將變得異常有利。

    而英國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在劉成支隊偷越封鎖線,進入東海岸山脈後,在金馬倫、大漢山、蘭章駐守的都換成了英軍,而且在金馬倫和大漢山之間的南方城市瓜拉立卑還駐紮著英軍在馬來亞最強大的機動力量,皇軍第六裝甲旅,有著一百多輛坦克和幾十輛裝甲車。而且從開戰之初,盡管第六裝甲旅多次出擊,但民族解放軍一直便對其采取避戰的策略,從而使英軍包括第六裝甲旅的大部分人員都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民族解放軍的反裝甲能力有限,無法與其正麵抗衡。

    然而,產生這種驕傲輕敵的心理正是民族解放軍所希望的,步兵打坦克,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第二步兵師全殲以色列王牌裝甲旅的戰例便是吳銘最好的老師,曆史將提前上演讓世界震驚的一幕。一個人的抗日 龍騰南洋 第二十三章 談判破裂

    如果您覺得《一個人的抗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