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十五章 杜魯門主義(1/3)

    機轟炸事件不僅在英國,而且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者的家屬舉著遺像,在英國議會門前遊行示威,要求軍方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一部分議員也要求調回馬來亞的空軍指揮官加以質詢。

    美國的報紙的傾向性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英**隊這一不人道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大加貶斥。《紐約時報》的名記者多蘿西更是大膽斷言:英國目前的戰略不可能成功地消耗掉民族解放軍的兵力,或瓦解其戰爭意誌,即使再增兵也不能達到目的。

    繼續升級給英國政府造成的困難將遠甚於民族軍。它將大大加強英國國內的反戰運動和不滿情緒,激起國內的巨大危機和風險。英國政府應該改弦更張,將戰略目的由奪取軍事勝利改為談判解決,讓馬來亞人民自由決定其政治體製……

    美國白宮內,杜魯門仔細翻閱著報告,不時抬頭詢問國務卿馬歇爾一些問題。

    這份由智囊團和中央情報組聯合撰寫的報告,分析了英國的現狀,得出了幾個這樣的結論:一,戰後英國雖然獲得了戰勝國的桂冠,卻輸盡了財富,它在戰爭中損失兵力120,消耗了大量資金,外貿瀕於停頓,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海外投資也大部分變賣。現在是債台高築,英國不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歐洲和世界舞台上指手畫腳,而且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不得不依附於美國;二。英國業已喪失了工業科技地優勢,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現在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再加上英國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地研發方麵遠遠落後於美國。新興產業占整個工業的比重非常低;三,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非常高,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製、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運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製約經濟發展的力量,換句話說。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四,緬甸和印度地獨立思潮有愈演愈烈之勢,英國已經捉襟見肘,應對乏術。這份報告在全麵地分析了英國的現狀後,得出了結論。英國現在增兵馬來亞,維持這十幾萬人的正規軍和二十幾萬的警察保安部隊已經是竭盡全力,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如果得不到美國地支援,而且又無法徹底擊敗民族解放軍的話,龐大的軍費開支將拖垮戰後虛弱的英國經濟。並且使英國的戰後重建計劃遭到巨大的挫折,國內地動亂和不滿將使現任的英國政府下台。

    “喬治。你認為民族解放軍能堅持下去嗎?”杜魯門嚴肅地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