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九十五章 鬆山血戰(一)(2/3)

    中國遠征軍渡過怒江,從西進行大反攻以來,一線部隊進展甚微,日軍且有反攻趨勢。當美國派人送來一份繳獲的緊急情報,並附有一張怒江東岸日軍防衛兵力部署圖表時。衛立煌大吃一驚,且憤怒異常。因為日軍這個部署毫無疑問是有明確針對性地。按照計劃,遠征軍軍進攻分為左右兩翼。左側鬆山、龍陵由一個軍佯攻,目的是分散和牽製敵人,右翼騰衝才是主攻方向。主攻集團為第二十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擔任增援。日軍卻似乎早已洞悉遠征軍軍部署,將第五十六師團主力三萬餘人全部集中在騰衝高黎貢山一線。攻擊部隊屢屢失利,增援部隊堵在峽穀裏進退兩難;炮火施展不開,:據山頭,居高臨下地大量殺傷中**隊。開戰頭一周,中**隊傷亡近萬人。六月雨季來臨,天降大雨,江水陡漲,中**地攻勢勢近乎自行瓦解。如果二十萬中國大軍對區區三萬日軍尚不能取勝,那麽失敗的影響必將迅速波及到緬北、英帕爾和整個東南亞。日本人完全有可能乘勝挺進,直取緬甸、印度,進攻昆明、貴陽、重慶,那時候亞洲戰場的“多米諾骨牌”就會因為一個小小的怒江戰場而發生難以預料的倒坍。

    泄密事件在

    高級將領中引起極大震動。究竟是誰並怎樣把機密那裏去的,衛立煌認定重慶方麵出了奸細。作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他不同於何應欽、陳誠之類政治軍人,軍人麵對戰爭勝負,政客麵對利害得失。他連夜招集兩位集團軍總司令緊急商議對策。在取得兩位集團軍司令官的一致同意後,立即責令參謀部變更原來的進攻計劃。他親自帶著新起草的作戰方案直飛重慶麵見蔣介石。

    “俊如,對劉某人有何評價?”蔣介石指了指沙發,直接了當地問道。

    衛立煌恭謹地坐了下來,思考著說道:“很有見地,敢說真話,但也不太好駕馭。”

    “大概是在外國呆久了,受到了外國人言論行為的影響。”蔣介石垂下目光,幽幽地說道:“好在他是為黨國效力,讓他去昆明當教官吧,既能為黨國培養人才,而且手裏沒有兵,也翻不出多大的浪。”

    “委員長高見。”衛立煌說道。

    “敵前變更部署,關係重大,誰能負責?”蔣介石嚴肅地問道。

    衛立煌騰地一聲站了起來,立正敬禮,“如果失敗,卑職願領罪責。”

    蔣介石凝視著衛立煌半天沒說話,最後低下頭,提起筆,在新的作戰方案上刷刷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

    橫斷山脈的南麓,怒江的西岸,聳立著一座海拔2690的險峰——鬆山。它像一頭巨大的恐怖怪獸扼守著緬公路的要衝,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鬆山為龍陵縣境內第一高峰,形如一座天然的橋頭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