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五十七章 華僑領袖(2/3)

    …………

    在抗戰最艱難的日子,從精神和經濟上支撐重慶政府這座大廈的。除了國內的民眾。還有一根頂梁柱——八百多萬華僑。

    海外華僑以地區形成三大集團:第一大集團,南洋華僑。居住南洋諸國,人數為六百七十多萬。以陳嘉庚為首成立有南僑總會。第二大集團,美洲華僑。主要為美國華人十力餘眾,以司徒美堂為首,稱為全美洲洪門華僑。第三大集團,歐洲華僑,主要是居住在英、法兩國的華人,成立有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

    這些僑居海外,接受了所謂海洋文化,受過西方文明熏陶的中國人,對國內的黨派之爭,多采取不偏不倚地中立態度。他們幻想中國人地腦袋在外人飛機大炮的狠狠轟炸下能“開竅”.拋棄嚴重束縛民族手腳、智慧的封建**,真正接受文明和科學。因此,這部分中國人勒緊褲帶支持抗戰,要比國內大後方人民傾囊支持抗戰,多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接受他們經濟支援地國民政府,必須保證國內政治上的民主與自由。

    鑒於這種情況,抗戰時期,蔣介石不得不暫時放下了老子黨、家天下的架子,宣布各黨各派政治上一律平等,也曾一度造成國內民主政治假象,這對海外華僑是一個莫大的安慰,他

    宣言,掏盡腰包,支持國民政府抗戰,擁護蔣介石抗

    由於蔣介石以孫中山忠實信徒自居,並打著民主共和旗幟,海外華基本上都買他的帳。國民政府之下,專門設立僑務委員會。蔣介石經常通過這個委員會向華僑求援要錢。華僑突擊性的捐款已解決了政府不少難題,但蔣介石苦於常年常月的戰費開支,便直接打電報給各地華組織,請求他們搞常月捐。常月捐,就是每月都有個固定的捐款數,就像老板給工人發工資一樣,每月都有。

    重慶國民政府統計宣布:從1937年:|為:二百二十六億元。其中華匯款為:五十三億元,相當於國府總收入的四分之一,將近國府軍費開支的二分之一。國民政府對此評價:華龐大之外匯,對於祖國之抗戰,實予以巨大之助力。

    華僑,您們那一顆愛國的心,將與祖國同在!您們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期望的是一個什麽樣的夢!?(摘自《中日大決戰》)

    如今吳銘的麵前便是被**高度評價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確確實實當得起黃宗吾所說的“財神爺”三個字。

    陳嘉庚早在1910年就參加同盟會,>.國成立後,他一再反對日寇侵略,籌款救災抵製日貨,導致工廠被焚,亦在所不惜。“七七”抗日軍興,他在新加坡組織“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首先把南洋各屬1000餘萬;|.席,華僑領袖地位從此確立。1942年,日寇攻占新加坡,他被迫避難尼,在這期間,他搞到一小包“化”藏在懷裏,隨時準備以身殉國,表現了他崇高的民族氣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