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十四章 南腔北調大匯串(1/3)

    古廟臨時改建的露天劇場裏,八路軍文工團正在忙忙著,寒冷的天氣也無法讓他們的熱情降溫。

    正如吳銘所預料的,司徒雷登一行人在根據地不僅受到了GCD官員的熱烈歡迎,而且還特地布置了一個歡迎晚會。

    篝火在廊下一堆堆被點燃,驅散了寒意。司徒雷登等人稍事休息之後,在根據地的官員陪同下,進入了會場。發現司徒雷登過來後,幾個在根據地的燕京學子上前和老校長進行著親熱地交談!

    吳銘等抗團成員在孟慶時、章葆娟的引領下,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在小板凳上。更多的戰士和百姓則或蹲或站,散布在周圍。

    “聽說延安發來了慰問電報,熱切慰問虎口脫身的司徒雷登等人,並且歡迎司徒雷登等人去延安。”看到孟慶時不在身邊,韓寒低聲說道。

    “隨他們去吧!”吳銘淡淡地說道:“司徒雷登先生恐怕不會去,至於其他人,咱們不管。”

    “那我晚上可發電報了。”韓寒說道:“現在已經這個樣子了,重慶那邊估計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嗯!”吳銘點了點頭,掏出煙來,叼在了嘴上。

    短暫的歡迎致詞後,演出開始了,有短劇、舞蹈、歌唱,節目充滿了明顯的宣傳,也並不精致,道具都很簡單。但是優點是從鑼鼓鈸和假嗓歌唱中解放出來。采用地是活的題材,而且演出生氣勃勃,幽默風趣,彌補了一部分細膩精美的不足。

    因為在中國,看戲的把時間主要花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把熱毛巾扔來扔去、到別的包廂裏去訪客,隻是偶爾才看一下台上的戲。所以。這種表演形式使人感到很新鮮,除了吳銘以外,大家都看得很專注。

    有一個短劇叫歌唱二小放牛郎,說地是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放牛的娃兒王二小,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麵。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

    隨著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結束,短劇表演完畢,對於王二小地犧牲,引起了根據地軍民極大的不滿,有些人將仇恨的目光落到扮演日本鬼子的演員身上,現場的人群有些輕微騷動。

    接著的節目是一個舞蹈,由文工團的十幾個女孩子優美地演出。在寒冷的天氣裏,她們很敬業地光著腳。穿著農民的褲子和花衣服,頭上係著頭巾,模仿著在田間的動作,跳起舞來動作整齊優美。

    演出稍微停頓了一下,十幾個小孩兒,應該是兒童團地。端著茶杯和水壺上來給客人倒上熱騰騰的茶水。

    “謝謝!”吳銘很客氣地從麵前虎頭虎腦的小子手裏接過茶杯,點頭微笑。

    “不客氣。”這個小子似乎對抗團這夥人的整齊衣服卻沒有補丁不太感冒,冷冷淡淡地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