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十二章 李副政委(1/3)

    當啷”,一枚血汙的子彈頭掉進了盤子,吳銘稍稍鬆合傷口,上藥,打消炎針,然後示意孟慶和躺下來。

    孟慶時和傷員頭腳相反躺在床上,吳銘拿出簡易輸血器。帶著針頭的皮管連接在他們靠緊的左右兩臂靜脈上,皮管中間一個三通閥門,閥門上連著注射器。吳銘把閥門通向孟慶時,抽拉針栓,殷紅的鮮血流入注射器,他再轉動閥門,血液便流入傷員體內。

    “輸血”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技術,特別是在野戰醫療條件下輸血,是人們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1938年6月,加拿大**員諾爾曼.白求恩才在五台縣進行了第一次成功的戰地輸血,但直到現在,八路軍的多數醫療還不能熟練地使用這項技術。

    看著尚未蘇醒的傷員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血色,吳銘長出了一口氣,轉過身,摘下口罩,手套,走出了屋子。

    “謝謝您,劉先生。”孟慶時跟著走了出來,臉上略有些蒼白。

    “盡人事,聽天命。”吳銘擺了擺手,“他們並沒脫離危險,你現在謝我還太早。”

    “您的心意,我們必須表示感謝,這與結果無關。”孟慶時真誠地說道。

    吳銘淡淡一笑,轉頭尋找多蘿西,卻看到剛才自告奮勇來當助手的多籮西,現在正坐在不遠處一個輕傷員跟前拿著個小本本在記錄著什麽。那個輕傷員則是滿臉通紅,結結巴巴地在講述著。

    “她是個熱心地美國記者,這是職業習慣。”吳銘微微皺眉,“你們八路軍如果有什麽規矩,或者對於拍照、搜集材料或訪問談話等有限製的話,還請告訴她。”

    “任何一個新聞記者來根據地訪問。我們都歡迎。不許新聞記者來根據地采訪的,不是我們,是GMD。”一個聲音突然從門口響起,吸引了吳銘的目光。

    “副政委。”孟慶時轉頭看清進來的人,馬上一個立正,敬了個軍禮。

    “你好,劉先生。”副政委李錦林(本人物純屬虛構)輕輕點了點頭,走上前伸出手來。“感謝你為挽救八路軍戰士所作的努力。”

    “客氣了。”吳銘和他握了握手,臉上很平靜,“都是中國人,這算不了什麽。”

    這時,多蘿西也結束了與八路軍傷員地談話,笑著走了過來,“密斯特李,非常感謝,我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看來,李錦林是早就來過。看到吳銘正在給傷員作手術便沒進去打擾,而且還允許了多蘿西的采訪。

    “如果兩位不累的話,我們可以出去談話!”李錦林做了個請的手勢,“讓這些傷員好好休息。”

    “當然,我們不累。”多籮西搶著回答,吳銘隻好咧了咧嘴。露出一點難看的笑意。

    李錦林個子不高,中等身材,盡管留著胡子,但外表卻並不蒼老,也不顯得粗魯,又大又深的眼睛似乎有一種吸引力。他竟然會講英語,雖然有點遲緩,但相當準確。據他說已經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吳銘感到很驚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