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抗日

第七十二章 久別重逢(2/3)

    “那你就熬著吧!”吳銘嘿嘿一笑。“等我走了,你再偷偷去快活,可別圖便宜染上病啊!”

    “切,我是那樣人嗎!”韓寒翻著眼睛,“喂,你看馬路對麵那個女的是不是在衝你招手呢?”

    吳銘扭過頭,陽光正射在他眼睛上,“胡說八道,我在上海哪有熟人?是不是你這家夥在外麵偷偷的拈花惹草,算了,碰上了,你就去打個招呼吧!”

    “我不認識。”韓寒推了推墨鏡,“她好象在喊什麽劉大哥,劉大哥的。嗨,跑過來了。”

    “認錯人了吧?”吳銘用手打了個涼篷,“誰姓劉呀?”等他看清楚跑過來的女孩時,不由得恍然大悟,“是找我的,我確實姓劉。你,你還回去吧!”

    “重色輕友,見了美女把自己的姓都改了。”韓寒不滿地嘟囔道:“那我先走了啊。”

    “去吧,去吧!”吳銘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轉頭對跑過來地姑娘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紀采鳳跑到跟前,微微喘著氣,欣喜地望著吳銘一時說不出話來。

    “久旱逢甘露,它鄉遇故知。”吳銘笑嘻地說道:“來,讓劉大哥抱抱。紀采鳳的臉更紅了,低著頭慢慢伸出了手,輕聲說道:“劉大哥,您好。”

    “好!”吳銘一把拉住了她的小手,使勁捏了捏,說道:“站這裏說話不方便,你跟我走。”說著,伸手叫停了一輛黃包車,不由分說,拉著紀采鳳上了車。

    外灘公園是一所著名的夏天晚上地納涼地,因為它三麵臨著黃浦江的緣故。它的地皮原來是英國駐滬領事館前麵的漲灘,由於泥沙累積於一隻沉淪的破船片上而逐漸升起(當今公園中設音樂台的附近,就是昔日沉舟的地方)。該公園初建時,僅允許外國人入園,門口立標誌,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地條文。這種不平等的待遇,引起上海人民的不斷抗議和鬥爭。公共租界工部局於1928年7月1日宣布,外灘、兆豐、虹口三公園對華人開放。每人年券1元,零券銅地10枚(大洋1角)。

    樹蔭下,輕風拂麵,十分涼爽,不時有三三兩兩的遊人走過。

    吳銘和紀采鳳坐在僻靜處地石椅上,象一對談情說愛的情侶。

    “你怎麽跑到上海來了?”吳銘收起了玩笑地神情,首先開口問道。

    紀采鳳輕撫了撫發燒的臉頰,定了定心神,抬頭說道:“我們要前往大後方,所以從北平來到了上海。”

    “我們?”吳銘疑惑地問道:“有多少人哪?”

    “十幾個吧!”紀采鳳答道:“昨天到的,因為校務長正在上海開會,今天我們推舉了三個代表去見他。”

    “司徒雷登那個老頭也在上海。”吳銘咧嘴笑了笑,“小李子呢?他應該和你在一起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