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

第三百零三章 回望七六(下)(1/3)

    七六年盡管有新興的佳藝電視台,與老牌的麗的電視台聯合挑戰,tvb依然穩坐全港收視率第一的寶座。當然邵藝夫爵士入股佳藝電視台,也的確給tvb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不過佳藝電視台本身先天不足,所以即便有邵氏這顆仙丹妙藥,也有些虛不受補,最近的財報顯示電視台因為在製作電視劇方麵的高昂投資,已經產生了大幅的虧損現象。

    同樣拍一部電視劇,tvb和麗的都可以在兩個頻道播放,成本相對來說就減少了一半。而且佳藝有邵氏助陣,tvb同樣也有許氏助陣,所以tvb拍攝劇集就是比佳藝便宜。相同巨額投資的電影,tvb可以收得回成本,佳藝就收不回成本。而如果佳藝減少電視劇的投資,那還怎麽能夠再和tvb抗爭?!

    不過最近貌似邵藝夫爵士正在四處遊說,希望港府能夠再增發一張電視牌照,而且取消對佳藝電視台黃金時間段的節目限製。不過他這麽搞法自然會引起其他人的反彈,尤其是既得利益者如許貫武、如麗的電視台。

    在港督府也不隻是邵藝夫爵士有關係,許貫武現在同樣算得上香港的頭麵人物,本身擁有傳媒帝國與大把入股公司的他也不是吃素的。而麗的電視台同樣也是老牌英資電視台,在香港的勢力同樣也是盤根錯節。邵藝夫此舉分明是在挑戰它的權威,以約翰牛的一貫傲慢,自然要毫不留情的打回去。

    所以雖然邵爵士最近活動頻繁。但遭遇到的阻力相當的大。目前還是沒有太大的進展。

    ……

    院線方麵。藝美院線還是一如既往的播放歐美的藝術片,不過彼時的歐美藝術片還是比較清涼的,不是向日後《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這類勵誌氣息濃厚的文藝片。而是更多類似《艾曼妞》的那一類,講究人性解放與控訴社會的軟色片。

    雖然邵氏同樣也有大導演李翰祥的風月片,名導演呂奇拍攝的豔1情片,也有一係列的肉蛋明星如邵茵茵、胡瑾、陳萍等等。但是港片相比西片而言,到底還有一絲底限,簡言之不像西片那麽開放。同時西片在拍攝技法更靈活一些。而李翰祥與呂奇則都受限於邵氏的投資,所以格局方麵就不免小了些。

    因此雖然香港也特產風月片與豔1情片,但是西洋軟色片同樣受人歡迎,藝美院線每年引進三十多部西片,倒也有非常不錯的票房收益。不再是之前被人一衝就垮的玻璃線了。

    不過藝美院線如此紅火自然也招人嫉妒,隨著三年租約的日益臨近,已經有人打算要搶租影院了,而且這些院商也琢磨著要抬高租金。梁淑儀最近正在同他們談判,爭取先安撫住院商的情緒,然後慢慢商量漲租金的事情。

    輝煌院線方麵。許貫武倒不用擔心租金的問題,當初入股恒基兆業的時候。隻是將影院樓上的寫字樓並了過去,樓下的影院還是許貫武自己的物業,租金是完全免費的。

    七六年,輝煌院線總共上映電影四十五部,其中多數是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作出產的,也因此其中出產了不少的爛片,損害了輝煌院線的聲譽,這一點也是許貫武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幸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規定凡是與外麵合作的影片,一律要通過院線方的審核,否則有權不予以上映。

    通過這個規定就把爛片的源頭卡死了,讓輝煌院線的口碑逐漸回升過來。不過卻也得罪了一些電影公司,目前雙方還在各派律師打官司,預計還要亂一段時間。

    輝煌院線去年創造的收益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出品了《賣身契》、《醉拳》、《林世榮》、《雜家小子》、《瘋狂大老千》、《流星蝴蝶劍》等賣座影片,都有好幾百萬港幣的收益,都屬於大賺特賺的電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