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

第二十三章 《聲色犬馬》打擂台(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

    《聲色犬馬》這部戲一旦上映,果然人潮洶湧,戲院門口都擠滿了人。

    這部戲是李翰祥導演的又一部風1月片,大膽啟用白曉曼這個新人與許貫文演對手戲。在熒幕上,年僅十九歲的白曉曼當真是青春逼人,豔光四射,讓一幹觀眾看得欲1火焚身。上映首日票房就達到三十萬港幣,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號召力。

    《聲色犬馬》上映的第二天,許貫文自編自演的新作《鬼馬雙星》正式在嘉禾院線十八家影院全線聯映。

    就在同一天,許貫傑全新粵語大碟《鬼馬雙星》正式上架發售,同名主打歌《鬼馬雙星》也開始在電台廣播。

    《鬼馬雙星》這首歌使用香港本地方言,融合市井俚語,但是格調並不低下。整首歌充滿了對自己的自嘲,對社會的諷刺,對不勞而獲拜金思想的譏諷。一旦播出,立刻受到香港民眾的歡迎。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騰飛,戰後一代開始成長為社會的主力。他們出生在香港成長在香港,說粵語吃早茶,對香港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感。但當時香港樂壇主流音樂是英文歌,其次是**語歌,最次才是粵語歌。因此年輕人非常渴望能夠聽到代表香港本土的音樂。

    這時候,《鬼馬雙星》的橫空出世,一下子滿足了年輕一代內心的追求。於是,上架首日,《鬼馬雙星》就賣出超過兩萬張,讓寶麗金唱片公司都嚇了一大跳。

    在當時的香港歌壇,歌手專輯銷量有個兩萬五千張,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金唱片。即便最紅的歌手唱片銷量也不過幾萬張而已。許貫傑這一張唱片第一天上架就賣斷了貨,創下了首日唱片銷售的記錄,真是令人大呼奇跡。

    《鬼馬雙星》唱片大碟的瘋狂銷量,也促進了《鬼馬雙星》影片的票房。

    不少歌迷在聽過這首歌之後,自發的前往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而《鬼馬雙星》這部電影新鮮又有趣,讓觀眾樂不可支又覺得不虛此行。

    而看過《鬼馬雙星》這部影片的觀眾,又對片中出現的主題曲很感興趣。

    因此互相刺激之下,不僅是電影票房飆升,就連唱片專輯也是大賣。

    ……

    “怎麽樣?首日票房算出來了沒有?”辦公室內,鄒文淮焦急的問院線經理道。

    院線經理則手拿著電話,一邊給旗下每家影院打電話詢問票房情況,一邊用筆在紙上記錄數字。

    “鄒先生,《鬼馬雙星》首日票房超過二十五萬,平均上座率超過七成。”院線經理報告道。

    “二十五萬?!比邵氏的《聲色犬馬》還要少五萬多港幣。”鄒文淮一下子坐到了椅子上。

    首日票房失利,令他如遭雷擊。

    “雷蒙,不必擔心,我相信《鬼馬雙星》的後勁一定比《聲色犬馬》足。”何貫昌上前勸解道。

    “但願。”鄒文淮猛地吸了一口雪茄煙,“阿昌,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用你那招試試。”

    “好的,我會小心謹慎的。”何貫昌點了點頭道。

    ……

    淩晨一更,求收藏,求推薦,拜謝!

    如果您覺得《鬼馬喜劇之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