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798章(求票!!)(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吳旭怎麽呢!前世方家和這個人接觸的最多,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著普通人的優點,缺點就是有些勢利眼,再娶了一個勢利眼的老婆,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人到四十也有所成,做點兒生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老婆不安分,眼皮淺,嘴還刻薄,他們成親後,和方家漸漸地就遠了。

    尤其方默南出國後,老爸四處籌錢,始終沒借一分,這關係就更遠了。後來聽老婆給他戴了綠帽,離婚了,又娶了他二十歲的女人。再後來就不知道了。

    姥姥歎了口氣,看著他們二人道,“我打算給你二舅拍電報,讓他把吳旭接回去。我是看不了他。至於萍萍,現在在這裏上學,就留下吧!”

    “奶奶,我不回去。”吳旭嚷嚷道,“誰要回哪窮山溝裏,奶奶我改還不行嗎?”

    確實是窮山溝,吳國勇所在的工廠是三線建設時所設立的工廠,三線建設是在50——60年代中蘇決裂,美國在東南沿海的攻勢,當時的曆史背景條件下產生的,一次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其規模可與八年抗戰期間的沿海工業內遷相提並論。

    但是由於建設地點都太過偏僻,這種建設方式為後來的企業經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和不便,但是三線建設也成為中西部地區工業化的重要助推器。

    60年代,國家提出要大分散、集中,少數國防尖端項目要“靠山、分散、隱蔽”簡稱山、散、洞。有的還要進洞,三線建設宣告拉開帷幕。

    大批原先位於大城市的工廠與人才進入西部山區。更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等口號號召下。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穀、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院校。

    大動亂早期,三線也是大量知青的去處。由於國防考量,這些工廠的位置都偏僻而分散,導致企業的後續發展進入瓶頸。

    三線所發展的項目,將近90%遠離城市,多分散在山區,它們多數是一廠一點,有的甚至是一廠多點,布局被譏諷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

    而且山區內信息閉塞,生產出來的產品往往無法跟上世界潮流,顯得過時落伍。有時山區內爆發山洪等自然災害,企業也往往損失慘重。

    冬季大雪封山後,工人更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時人用“洞中方數月,世上已千年”來形容這些工廠的閉塞與環境的惡劣艱苦。也因此,許多的廠礦單位裏醫院、商店、學校設施一應俱全,成為一個封閉的社會。更有許多城市更是因三線建設才得以出現。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這些地方的工業跟不上曆史潮流,許多三線建設單位由於位置偏僻閉塞而難有發展。

    有能力,有關係的都回到了原籍,沒能力的隻好堅守陣地,直到有一廠子倒閉,自謀出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