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殘陽

第九十六章 中勝集團保衛戰(五)(1/3)

    主席等人知道,現在自己和美國人硬憾,是靠著什麽?是靠著全體將士的浴血拚殺,是靠著全**民的同心協力,是靠著對於一切困難都迎難而上的那種精神。

    可是一旦失去了這些呢?那麽中國還有剩下什麽?對美國的戰鬥可以說中國已經走上了一條非勝不可的道理了。這個不是主席等人擔憂,而是事實已經是這樣了,他們沒有辦法後退。為什麽要起名為誌願軍?其實主席等人已經將戰爭的一些後果給考慮進去了。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誰都知道這個至理名言,可是真正等到開始的時候,主席等人才發現,這個何止是難呢?簡直就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中國的壓力何止是美國一家?

    可以說東南西北都是危機四伏,在這樣的情況下,主席為什麽要還要打這一仗?開始我們自然是提到了為了得到休養生息的時間,何嚐不是為了震懾宵小呢?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台灣是主席一直想要突破的地方,蔣介石的政府一日不到台,到時候豈不是反撲的更凶猛麽?台灣其實也是主席的一個潛在目標,他的打算是擊潰美軍的同時,收複台灣。這個目標看似很大,實際上一切的選擇權在什麽地方呢?

    都是在朝鮮戰爭上麵。可是現在將士們居然連過冬的寒衣都湊齊不了,這個怎麽能夠讓主席不憂心忡忡呢?此刻中國的工業可以說已經開始起步了,這個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問題是剛剛起步對於整個戰爭幾乎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主席和朱老總、總理三人圍繞的核心問題,其實就是大家最為通常的糧草問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是之古不變的戰爭法則,可是現在糧草都湊不齊,還怎麽和美國人繼續的耗下去,誰都知道美國人的後勤是空前的強大的。

    主席歎了口氣道:“我在想如果我們有了強大的後勤,有了強大的武器,我們和美國人之間是不是就要翻個個了?不過想想也是,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恐怕美國人都不敢挑釁我國了。”

    總理道:“這個問題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問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擊敗他們,發展自己,然後屹立於世界之林,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爭取一個安定的、和平的環境!”

    朱老總笑著道:“其實困難我們是有,但是我們的困難一直都存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條件還不如現在,當時的日本人不也是凶神惡煞?他們的裝備好過我們何止萬千?”

    主席哈哈一笑,恢複了往日的領袖風範,給人一種氣吞山河的感覺。主席朗聲道:“美國人,即便是裝備比我們好又怎麽了?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隻要拿出我們的氣勢,拿出我們的勇氣,我們就能夠戰勝一切的困難,我們也有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

    朱老總還要待說話,這個時候主席的辦公桌電話響了起來,主席正好在旁邊,順手就接起來道:“喂,哪位啊?”,對麵聽到是主席的聲音先是一愣,隨即道:“主席,我是彭德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